第一百二十章 开疆拓土(2 / 6)
复杂网格上。
“地上建筑,固然重要,然朕更关心地下的“良心”。”苏宁打断了汇报,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旧城的区域,“北平,辽、金、元、至今,已历数百年。历代虽有修缮,然其地下排水系统,早已不堪重负!每逢夏日暴雨,街巷
积水成河,污秽横流,不仅民生艰难,更易滋生病!此乃千年古城最大之痛点!”
他环视众人,语气严肃:“朕问你们,新的下水道网络,规划如何?进展如何?”
负责此事的官员连忙出列,展开厚厚的图纸:“陛下明鉴!臣等依陛下指示,摒弃旧式暗沟,全面采用新式水泥预制管道,构建分区域、多层级的地下排水系统。主排水管道直径需达一人之高,足以容纳工匠进入检修。各区
支线管网需确保雨水、污水分流,最终汇入预定净化池或引出城外。只是......工程浩大,需挖掘全城街道,耗资巨万,且对城内百姓生活干扰大………………”
“再浩大,也要做!再困难,也要克服!”苏宁斩钉截铁,“迁都之事,不必急于一时。朕要的,不是一个金玉其外的新城,而是一座真正宜居、能够传承万世的现代化都城!地上宫殿可以稍缓,但这地下的脉络,必须先行!
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业!”
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尘土飞扬却又生机勃勃的巨大工地,沉声道:“传朕旨意,北平改造,以地下管网建设为当前第一要务!调拨充足资金、人力,采用分段施工、夜间作业,搭建临时通道等多种方式,尽量减少对百姓的
滋扰。但要确保质量,朕要这地下长城,比地上的城墙更加坚固耐用!”
“至于迁都,”苏宁转过身,目光深邃,“待到这新城内外,地上地下,皆焕然一新,各项功能完备,水陆交通枢纽成型之时,再议不迟。如今,就让南京继续作为政治中心,而北平,则作为我们倾力打造的,面向未来的样板
与希望之城!”
“是!陛下。”
群臣领命,心中对皇帝的深谋远虑与务实精神更为叹服。
皇帝不仅要通过铁路连接南北,更要亲手改造一座千年古都,为其注入全新的生命力。
于是,在北平,一场比地上建设更为复杂和艰巨的“地下革命”悄然加速。
尽管地面上依然是一个大工地,但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片喧嚣之下,一个足以承载未来数百年发展的坚实根基,正在一寸寸地被构筑起来。苏宁用他的耐心与远见,向世人宣告:
大明的革新,不仅是雷霆万钧的征服,更是这种细致入微,关乎每一个普通人生活品质的精心雕琢。
天工十年,秋高气爽。
南京紫禁城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标志着大明政治史上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