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沧海桑田(4 / 6)

加入书签

路!此公路,需能通行重型车辆,雨雪无阻,四通八达,连接各省府州县,直至重要乡镇!此乃工部

    未来之核心要务!”

    郑沂立刻出列,肃然应命:“臣明白!工部定当精心规划,先主干,后支线,逐步建成覆盖全国之公路网络,确保物畅其流,人行其便!”

    接着苏宁又是转头看向天工院新任院正:“庞博文。”

    “陛下,臣在!”一位相对年轻的官员出列跪倒在地,他是吴徵升迁后提拔上来的技术官僚。

    “铁路连接大城,公路通达州县。然,‘最后一里”乃至城乡内部的便捷交通,亦不可或缺。”苏宁指示道,“尔天工院,需继续全力研发改进内燃机技术,目标是将之小型化、实用化,制造出可在公路上奔驰的‘汽车!无论是载

    人轿车,还是运货卡车,都要加紧研制!朕要看到,不依赖牛马,自行驱动的车辆,奔跑在我大明的公路之上!”

    “臣领旨!天工院必全力以赴,争取早日让‘汽车问世!”

    这一连串的部署,环环相扣,构建了一个从国家级干线,到省级主干道,再到未来城乡内部交通的宏大立体交通蓝图。

    朝臣们听得心潮澎湃,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用钢铁和混凝土编织起来的,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正在浮现。

    以往或许还会有人担忧如此庞大的工程是否会耗尽国力,但经历了铁路的震撼教育,以及亲眼看到皇家商行与海贸带来的惊人财富后,这种担忧已大大减轻。

    他们开始真正相信,这位皇帝所描绘的蓝图,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可以一步步实现的未来。

    退朝之后,官员们三三两两议论着,语气中充满了兴奋与期待。

    “铁路部......公路网......汽车......陛下这是要再造乾坤啊!”

    “南北铁路一旦贯通,天下格局将为之大变!”

    “若那个什么汽车真的能日行数百里,老夫致仕后回乡,也方便多了!”

    苏宁站在高高的丹陛上,望着臣子们离去的身影,知道通过这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宏大的规划,他已经彻底掌握了朝堂的方向。

    用前所未有的工程和科技力量,捆绑住整个官僚集团和既得利益者的未来,让他们沿着自己设定的轨道前进,这才是最稳固的统治。

    接下来的天工四年至六年间,大明帝国如同一头蛰伏的巨龙,并未对外大规模用兵,而是将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内部的休养生息与力量积蓄之中。

    铁路的延伸、公路的规划、工坊的轰鸣、学堂的朗朗书声......

    一切都在预示着,一个远比历代王朝更加强盛的力量正在孕育。

    乾清宫西暖阁,一场关于对外战略的最高层会议正在进行。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