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经济入侵(4 / 6)
力保障工程进度与质量,绝不可有丝毫马虎!吴爱卿,天工院要继续改进机车与车辆,提升运力与可靠性,并着手培养司机、
维护工匠!资金方面,皇家钱庄会全力支持!”
“臣等遵旨!”两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充满了开创历史的使命感。
“还有,”苏宁沉吟片刻,补充道,“铁路沿线,需设立护路卫队,归兵部直辖,确保铁路安全。沿途各府州县,必须全力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工程!此乃国策!”
“是!”
消息很快从宫中传出,朝野为之震动。
虽然大多数官员和百姓尚无法想象那“钢铁长龙”奔驰于大地之上的景象,但工部与天工院联手创造的诸多奇迹,早已让他们对皇帝推崇的“格物致知”之力深信不疑。
西山试验基地内,那台黝黑锃亮、散发着机油与钢铁气息的内燃机车头,如同蛰伏的巨兽,静静地停在崭新的铁轨上。
而在应天到松江的广袤土地上,无数的工匠与民夫已经开始挥洒汗水,打下第一根木枕,铺设第一根钢轨。
一条连接大明经济心脏地带的钢铁动脉,正在苏宁的意志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延伸。
一个属于铁轨与车轮的时代,伴随着“天工贰型”机车的轰鸣声,正式拉开了序幕。
天工二年夏,烈日如火,炙烤着江南大地。
在应天府城外向东十余里的一处工地上,人声鼎沸,尘土飞扬。
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如同蚁群般在这片被划定的土地上忙碌着。
这里,便是正在铺设中的“应松铁路”起点段。
老石匠赵墩子,今年五十有三,是工地上年纪最大的匠人之一。
他带着十几个徒弟,负责一段路基的碎石铺设。
他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汗水横流,肌肉虬结的手臂挥舞着大锤,将采石场运来的大块青石敲打成均匀的碎石。
“都仔细看点!”赵墩子声音沙哑却洪亮,“这路基是铁轨的根脚,碎石要铺得平,夯实!要是软了,陷了,将来那铁龙跑起来,可是要出大事的!”
一个年轻徒弟一边擦汗,一边嘀咕:“师傅,咱干了一辈子石匠,修桥铺路,砌墙盖房,哪样不是用手、用脚丈量?可这......这给铁铺路,听都没听过!那铁龙,真能自己跑?”
赵墩子瞪了他一眼,手下敲击的动作却不停:“你懂个屁!陛下是天上星宿下凡,弄出来的能是寻常物事?天工院那些大匠,哪个不是顶尖的聪明人?他们既然造出来了,那就肯定能跑!咱们的活儿,就是把陛下和大匠们画
在纸上的线,在这地上给立起来,夯实在了!这是万世基业,马虎不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