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高僧应能(2 / 5)

加入书签

朱允?话语中的真诚与释然。

    “二哥,”苏宁语气缓和了许多,“过往之事,孰是孰非,已如过眼云烟。你能看开,便是最好。朕并非否认仁政,只是治国之道,需刚柔并济。仁政是根基,但若无强大的武力和严密的制度保驾护航,仁政便是空中楼阁。”

    朱允?颔首:“陛下所言极是。如今见陛下整顿军备,改革官制,约束藩王,发展工商......所做之事,皆是为了强固国本。虽与我所学经典有所不同,但细思之下,方是长治久安之道。昔日我拘泥于古法,不知变通,险些误

    国误民。”

    这一夜,乾清宫的烛火一直亮到天明。

    兄弟二人,一个是在位的帝王,一个是出家的僧人,抛开了往日的恩怨,谈论着治国之道,佛法禅理,甚至还有对未来的展望。

    朱允?不再以帝王自居,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分享着他游历四方时的所见所闻,民间疾苦;苏宁也向他阐述着自己推行新政的初衷与规划,那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儒家理想的,迈向更强盛未来的蓝图。

    谈话间,朱允?多次表示,他已彻底放下,余生只愿青灯古佛,为大明,也为苏宁祈福,绝不会再涉足红尘俗务,请苏宁放心。

    晨曦微露,朱允?再次披上斗篷,准备离去。

    “二哥,”苏宁看着他,郑重承诺,“只要朕在位一日,必保你和你的子女平安无忧。你虽出家,仍是朱家子孙。”

    朱允?再次合十行礼,脸上是彻底的平静与祥和:“多谢陛下。红尘俗世,于我已了。陛下保重,愿大明江山,在陛下手中,千秋万代。”

    他转身离去,身影消失在朦胧的晨光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苏宁独立殿门,望着远方渐亮的天色,长长舒了一口气。

    朱允?的彻底放下,意味着他皇位最后的一丝潜在隐患,也烟消云散了。

    他的内心,此刻才真正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稳固与从容。

    夜色中的坤宁宫,比往日更添了几分静谧。

    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映照着皇后赵灵儿因孕期而愈发丰腴的身姿。

    她斜倚在软榻上,腹部高高隆起,脸上带着将为人母的温婉与疲惫。

    苏宁轻轻步入殿内,挥手免去了宫人们的行礼,径直走到赵灵儿身边坐下,很自然地握住她有些浮肿的手。

    “灵儿,今日感觉如何?小家伙可还安分?”他的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关切。

    赵灵儿莞尔一笑,将苏宁的手引至自己腹上:“方才还踢蹬呢,闹腾得厉害。想必是个活泼好动的,像陛下。”

    感受着掌心下生命的律动,苏宁脸上的线条也不由自主地柔和下来。

    他陪着赵灵儿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