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急流勇退(6 / 8)

加入书签

,到最后几乎是怒吼:“你是不是以为,朕不敢杀你?”

    蓝玉浑身一颤,终于低下了头。

    他知道,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朱元璋下旨成立“蓝玉案”专案组,由皇太孙朱允?亲自督办。

    这个安排意味深长,既是对朱允?的历练,也是要让新君威。

    然而在审讯过程中,出现了令人意外的情况。

    “皇爷爷,”朱允?忐忑地禀报,“蓝玉供出了许多朝中大臣,其中......其中包括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这是供词......”

    朱元璋接过供词,只是扫了一眼就扔在案上:“继续查,一查到底。凡是涉案人员,一个都不能放过!”

    “可是皇爷爷,这些人中有些是......”

    “有些是什么?”朱元璋打断他,实在是有些看不上这个孙子,“是开国功臣?还是皇亲国戚?记住,在大明律法面前,人人平等!”

    “是!皇爷爷。”

    随着调查的深入,卷入此案的官员越来越多。

    从军中将领到地方大员,从六部官员到皇室宗亲,牵连之广令人咋舌。

    朝中人人自危,连日常议事时都弥漫着恐惧的气氛。

    三月的一次早朝,朱元璋在听完案情汇报后突然发作。

    “你们一个个口口声声忠君爱国,背地里却结党营私、图谋不轨!”老皇帝将厚厚一叠供词摔在御阶下,“是不是都觉得朕老了,不中用了?”

    满朝文武跪倒一片,无人敢抬头。连平日里最敢直谏的言官,此刻也都噤若寒蝉。

    “传朕旨意:”朱元璋的声音冰冷刺骨,“蓝玉谋逆,罪证确凿,着即处死,抄没家产!其余涉案人员,一律严惩不贷!”

    这道旨意如同晴天霹雳,整个朝堂为之震动。

    冷清破败的吴王府内,阿福隐匿在黑暗中,用高科技手段屏蔽了整个房间后,向苏宁禀报最新进展。

    “主人,现在朝中人人自危,据说被牵连的已经超过万人。每天都有新的官员被投入诏狱。”

    躺在病床上“气若游丝”的苏宁判断道:“皇爷爷这是要借蓝玉案,将潜在的威胁一网打尽。接下来恐怕会牵扯出更多无辜的人。”

    “那我们是否需要采取行动?”

    “继续按兵不动。”苏宁目光深邃,“记住,在这场风暴中,能活下来的,往往是最不起眼的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扮演好‘将死之人”的角色。”

    “明白!不过根据监测,锦衣卫对王府的监视越来越严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