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以命换命(6 / 6)

加入书签

吗?”

    “当然值得!”苏宁坐起身来,目光坚定,“我这不是在争夺皇位,我是在为华夏争夺一个未来。只有我,才能让华夏提前六百年进入工业文明,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受蛮夷欺辱!”

    阿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等。”苏宁重新躺下,恢复病弱的模样,“等皇爷爷烈日坠落!等燕王朱棣杀进应天!等到建文帝朱允?自焚而亡。“

    正如苏宁所料,在确认他“药石无医”后,朱元璋的态度明显缓和。

    不仅每日派人送来珍贵药材,还特许他在府中静养,不必参与朝政。

    就连监视吴王府的锦衣卫,也都撤走了大半。

    更让苏宁意外的是,朱允?在吕氏被禁足后,竟然亲自来府中探望。

    “三弟,”朱允?握着苏宁的手,眼中含泪,“都是二哥不好,没有管束好母妃......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二哥这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

    然而此时的苏宁只是毫无反应的逼着双眼,对朱允?的话语也是毫无反应。

    看着苏宁这副模样,朱允?终于放下了最后的戒心。

    在他眼中,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三弟,已经不再是威胁了。

    就连远在北平的朱棣,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写信来表示慰问,还特意派人送来一支千年人参,信中字字恳切,仿佛真的是个关心侄儿的好叔叔。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城渐渐习惯了没有吴王的日子。

    朝堂上再也听不到他锐利的谏言,各大商会再也见不到他忙碌的身影。

    大明皇家银号和大明皇家商行在朝廷接管后运转如常,孝陵学堂和大学也按部就班地培养着人才。

    所有人都以为,这位曾经惊艳绝伦的吴王,将会在病榻上慢慢耗尽生命,最终成为大明史书中一个令人惋惜的注脚。

    洪武二十五年的这个冬天,南京城显得格外平静。

    但在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一个看似退出权力核心的亲王,正在暗中布局,等待着属于他的时机。

    而这一切,都被掩盖在“药石无医”的表象之下。

    张三丰和席应珍的“诊断”,成了最好的保护色。

    没有人知道,在这座看似沉寂的王府深处,一场改变大明命运的谋划,正在悄然展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