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历史的惯性(3 / 7)

加入书签

  这一切,其实都是在为朱棣的崛起铺路。

    毕竟朱棣只是排行第四,无论如何皇位也不会落在他的身上。

    可若是前面的兄长都不在了......

    “皇爷爷,您真是用心良苦啊。”苏宁喃喃自语。

    然而,与历史上不同的是,现在多了一个变数,那就是他苏宁。

    “殿下,”魏国公徐辉祖深夜来访,神色紧张,“陛下为何没有选择你?这实在令人费解。”

    “意料之中。”苏宁平静地为他斟茶,“皇爷爷的心思一向是最难琢磨。他既要考虑眼下朝局的稳定,又要为大明长远打算。”

    “那我们......”

    “我们按兵不动。”苏宁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现在跳得越欢,死得越快。我们要做的,是保存实力,静待时机。记住,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活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

    徐辉祖若有所悟:“殿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苏宁压低声音,“接下来,会有很多人倒下。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自己不是其中之一。”

    九月十五,朱元璋为朱允?举行隆重的册封大典。

    典礼上,老皇帝亲自为皇太孙加冠,并将一把镶满宝石的宝剑赐予他。

    “允?,从今日起,你就是大明的储君。”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望你勤政爱民,不负朕望。”

    朱允?跪地接剑,激动得热泪盈眶:“孙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爷爷重托!”

    苏宁站在台下,冷眼看着这一幕。

    他知道,这把剑与其说是权力的象征,不如说是催命符。

    在未来的某一天,这把剑很可能会指向它的主人。

    典礼结束后,朱棣特意走到苏宁身边,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允通,看来以后我们要称允?为皇太孙了。你………………可还习惯?”

    苏宁微笑回应,神色如常:“这是自然。四叔也要谨守臣节才是。毕竟,君臣名分已定。”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意。

    朱棣的眼中是志在必得的野心,而苏宁的眼中则是洞悉一切的清明。

    当晚,苏宁在吴王府召见所有心腹。

    烛光摇曳,映照着一张张凝重的面孔。

    “从今日起,我们要改变策略。”苏宁郑重宣布,“一切以低调为主,收敛锋芒,静待时机。

    “殿下这是要......”一位幕僚忍不住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