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夺嫡之争(2 / 8)
着与你商讨啊!”
苏宁上前扶起朱?:“五叔节哀,保重身子要紧!要不然皇爷爷真的要吃不消了。”
朱?紧紧握住苏宁的手,泪眼婆娑:“允?,你父王走得可还安详?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若有医药上的未尽之事,五叔定当竭尽全力。”
看着朱?真诚的悲痛,苏宁心中感动:“父王走得很平静,只是临终前还念叨着《本草集录》的修订事宜,说若能广布天下,必能活人无数。”
“大哥他......至死不忘黎民百姓啊......”朱?顿时哽咽难言。
紧接着到来的是楚王朱桢。
与朱?的纯粹悲痛不同,朱桢在哀伤之余,更多了几分审时度势的谨慎。
“允?,”朱桢在吊唁后,特意找到苏宁密探,“如今太子之位空悬,你可有什么打算?”
苏宁神色不变,为朱桢斟上一杯茶:“六叔说笑了,侄儿现在只想办好父王的丧事,其他的不敢多想。”
朱桢接过茶盏,意味深长地说:“你如今是吴王,又深得父皇信任,理当有所作为啊!你父王在时,最是看重你。如今这局面......”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秦王、晋王和燕王、乃至你那二哥允?,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多谢六叔提点。”苏宁微微欠身,“只是父王新丧,侄儿实在无心他顾。”
“哎!行吧!只要你有意,六叔绝对会支持你。”
“多谢六叔。”
最引人注目的,是燕王朱棣的到来。
他不仅带来了全副仪仗,更在进城时命所有随从下马步行,以示哀悼。
这一举动,引得沿途百姓纷纷称赞。
“哼!四哥这番做派,未免太过张扬。”在偏殿休息的齐王朱低声对代王朱桂说道,“倒像是唯恐别人不知他来了。”
朱棣却浑然不觉,一进灵堂就扑倒在灵前,声泪俱下:“大哥!四弟来迟了!你怎么就不等等弟弟啊!”
这番悲痛欲绝的表现,连在场的官员们都为之动容。
然而苏宁却敏锐地注意到,朱棣在叩拜时,目光不时扫过灵堂内的百官,似乎在观察每个人的反应。
吊唁结束后,朱棣找到苏宁,拍着他的肩膀道:“允?,你父王生前最是仁厚,如今他不在了,四叔一定会好好照顾你们兄弟。北平虽远,但若有需要,只需一封书信,四叔定当星夜兼程赶来。”
“多谢四叔关怀。”苏宁躬身行礼,心中却升起一丝警惕。
朱棣的手掌温暖有力,话语恳切,但那双眼睛深处,却藏着让人看不透的东西。
最让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