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烈火烹油(3 / 6)

加入书签

余人,史称“胡党之狱‘。”

    五月初十,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将李善长、胡美、唐胜宗等二十人列为奸党,明令天下。

    当晚,朱元璋再次召见苏宁。

    谨身殿内,老皇帝独自坐在黑暗中,只有一盏油灯在风中摇曳。

    “允?,”朱元璋的声音异常疲惫,“你是不是觉得皇爷爷太残忍了?”

    苏宁沉默片刻,如实答道:“孙儿不敢。只是......三万余人,实在太多了。”

    朱元璋长叹一声:“你以为朕愿意这么做吗?但是允通,你要记住,治国如同治病,有时候必须要用猛药。”

    他站起身,走到苏宁面前:“这些勋贵,仗着开国有功,骄纵跋扈,侵占民田,结党营私。若是不彻底清除,大明的江山,迟早要毁在他们手上!”

    苏宁抬头看着祖父,突然问道:“皇爷爷是不是担心,将来父王继位后,驾驭不了这些骄兵悍将?”

    朱元璋浑身一震,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允,你果然聪明。”

    他转身望向窗外的夜空:“朕已经老了,你父王......性子太软。若是朕不把这些刺拔干净,将来你们父子如何坐得稳这个江山?”

    这一刻,苏宁终于明白了朱元璋的良苦用心。

    这场大清洗,不仅仅是为了肃清胡觉,更是为了给后继者扫清障碍。

    五月十五,大清洗终于告一段落。

    南京城内的血腥味渐渐散去,但恐惧的气氛依然笼罩着整个京城。

    旧吴王府的书房内,苏宁展开一卷宣纸,提笔写下四个大字:“以史为鉴”。

    马和在一旁轻声道:“殿下,经过这次清洗,淮西勋贵集团已经元气大伤。”

    苏宁放下笔,目光深邃:“不,这才只是开始。皇爷爷要的,是一个完全没有威胁的江山。

    他走到窗前,望着皇宫的方向:“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片废墟上,建立一个新的秩序。”

    洪武二十三年的这场大清洗,彻底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

    而年轻的吴王朱允通,在这场风暴中,既看到了皇权的残酷,也领悟到了治国的艰难。

    这一切,都让他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的南京,在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丝和煦的春风。

    胡党案的肃杀之气尚未完全散去,朱元璋却已经开始着手布置新一轮的棋局。

    这日早朝,奉天殿内的气氛格外微妙。

    文武百官肃立两侧,却不见了几位熟悉的老将身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