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尔虞我诈(3 / 6)
p; 次日,潭王朱梓夫妇启程前往长沙。
临行前,朱梓特意到吴王府辞行。
“允?,八叔这条命是你救的。”朱梓感激地说,“到了长沙,我一定好好经营商行,不辜负你的期望。”
苏宁微笑道:“八叔言重了。长沙物产丰富,商机无限。八叔到了那里,定能大展拳脚。”
送走朱梓后,马和低声道:“殿下,潭王之事虽然化解,但朝中对此议论纷纷。”
“让他们议论去吧。”苏宁不以为意,“经此一事,皇爷爷应该更能理解我的理念了。”
朱元璋最重亲情,自己就是要营造一副兄友弟恭爱护长辈的人设,这样两年后才会有自己成为皇太孙的机会。
果然,数日后的朝会上,朱元璋宣布将在宗室中推行“实务任职”制度,允许宗室子弟在经商、办学等领域发挥才能。
这个决定虽然引起了一些守旧官员的反对,但在潭王事例面前,反对的声音显得苍白无力。
而更深层的影响是,经此一事,朱元璋对苏宁的信任更上一层楼。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多项改革措施得以顺利推行。
“允?,”某日朱元璋在谨身殿对苏宁说,“好好做!皇爷爷不会亏待你的。”
“是!皇爷爷。”然而苏宁听到朱元璋这句话总感觉怪怪的。
仿佛就像是后世老板PUA自己员工的话术和计谋......
苏宁知道,想要改变朱元璋的决定可谓是千难万难。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初七,南京城阳光明媚。
新落成的外城墙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环绕着京师。
朱元璋率领着文武百官和前来述职的各位藩王,登上了巍峨的聚宝门城楼。
“众卿请看,”朱元璋张开双臂,意气风发,“这外城周长一百八十里,设十六门,可保南京百年安宁!”
藩王们纷纷称赞,唯有苏宁注意到燕王朱棣正用探究的目光打量着自己。
这位未来的永乐皇帝,此刻正处在壮年,眉宇间已见英武之气。
“四叔。”苏宁主动上前行礼。
朱棣回过神来,笑道:“是允通啊!听说你最近又提出了‘摊丁入亩‘的新政,真是后生可畏。”
“四叔过奖了。”苏宁谦逊回应,却敏锐地察觉到朱棣眼中的审视。
就在这时,朱元璋突然招手:“允?,过来。”
苏宁快步走到朱元璋身边,只见老皇帝指着远处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你看那边。”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