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天道1o(4 / 5)

加入书签

到关于格律诗音箱的评价时,他的嘴角撇了撇,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他对秘书点评道:“哼!

又是这种哗众取宠的玩意儿!

找个小作坊,用顶级部件堆砌出来个天价音箱,音质好有什么稀奇?成本都花在部件上了!”

他指着报告上预估的格律诗音箱高昂售价,语气充满嘲讽:“这么高的价格,谁会买?根本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

这种产品,唯一的用处就是给我们乐圣的旗舰套装做陪衬,证明用了我们乐圣喇叭的设备,都能出好声!

这等于变相给我们做了广告!”

基于这种傲慢的误判,林雨峰做出了一个在他看来无足轻重、却足以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

他对市场部门指示:“不必理会这个格律诗。

他们愿意用我们的套件,就卖给他们,还能多赚点配件钱。

他们这种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反而凸显了我们乐圣技术的优越性。”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场“五国十款”

的测评,正是丁元英精心布局的第一声惊雷。

他更不会想到,那个他嗤之以鼻的“天价”

标签,很快就会成为丁元英手中最致命的武器。

命运的齿轮,因他的轻敌与误判,开始加向着深渊转动。

……

格律诗公司在一种近乎诡异的平静中,平稳运行了九个月。

王庙村的生产线井然有序,产品质量稳定,通过郑建时的渠道,甚至有小批量的音响出口至欧洲,反响不俗。

一切都显得按部就班,风平浪静。

然而,这平静的海面之下,实则是暴风雨来临前令人窒息的压抑。

所有的暗流,都指向了即将在北京城举办的国际音响展示会,这个丁元英早在一年前就已锁定的战略高地。

展示会的时候,格律诗的销售确实是无人问津,毕竟高昂的价格让一众人望而却步。

闭幕的前三天,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格律诗公司的日常。

丁元英从古城打来电话,语气不容置疑,要求所有股东立即放下手头工作,返回古城召开紧急会议。

接到电话的叶晓明,心里顿时“咯噔”

一下。

他深知丁元英的行事风格,若非有重大变故或根本性的战略转折,绝不会在展会前夕如此兴师动众。

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他,他在电话里对冯世杰和刘冰声音干涩地说:“丁老师这时候叫我们全部回去,肯定不是小事……怕是要有根本性的冲突生了。”

股东会上,丁元英抛出的方案石破天惊:在明天的北京城国际音响展示会上,格律诗一号音箱,不以体现其音质和成本的高价销售,而是以接近材料成本、甚至略低于成本的“平价”

进行倾销,目标是在展会第一天就造成轰动效应,清空所有带去参展的库存!

这个策略如同在会议室投下了一枚炸弹。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人几乎惊呆了。

他们无法理解,苦心孤诣打造出的高端产品,为何要自降身价,做这种“赔本赚吆喝”

的买卖?

这完全违背了他们理解的商业逻辑。

而且乐圣集团一定会控告他们格律诗公司的,毕竟这里面已经涉及到不正当竞争。

然而尽管他们内心波涛汹涌,但在丁元英冷静到近乎冷酷的战略阐述和苏宁作为大股东的强力支持下,这一激进到极点的策略被强行通过。

……

此时,北京城国际音响展示会已经接近尾声。

然而当格律诗展台打出“顶级音质,震撼平价”

的标语,并标出一个低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时,整个展会瞬间沸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