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玄学(3 / 4)

加入书签

下,随即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他下意识地看了陈晓君一眼,那眼神中带着些许歉意和意想不到的窘迫。

“谢谢大家的喜爱,”

他温和地对粉丝们说,接过递来的笔和本子,“但我只是个刚出道的演员,演了个小配角而已,没想到会被认出来。”

他的谦逊反而让粉丝们更加热情。

苏宁一边熟练地签名,一边得体地回应着大家的问题,既不冷漠也不过分热络,举止间流露出良好的教养。

陈晓君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这个刚刚还与她谈论宏大蓝图的男人,此刻正被一群激动的少女包围。

这种奇妙的反差让她不禁莞尔……

几分钟前,他是眼光独到的创业者和未来的合伙人;而现在,他成了众人追捧的明星。

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在同一个人身上和谐共存。

当最后一位心满意足的粉丝离开后,苏宁松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被稍微拉皱的衣袖,转向陈晓君时表情有些不好意思。

“抱歉,没想到会这样。”

他摇了摇头,自嘲道:“只是演了一个配角而已,《正阳门下》也才播出不到三四个月……”

“这说明你演得好啊,”

陈晓君笑着说,心中那份刚刚萌芽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涛子这个角色确实很出彩,我剧团里的同事前几天还在讨论呢。

听说《正阳门下》在京城台上星之后就是大爆了。”

苏宁轻轻搅动已经微凉的咖啡,语气真诚:“演员身份只是暂时的跳板。

我更希望有一天,人们提起苏宁,先想到的是‘光怪陆离’的创始人,是出品过优秀作品的内容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演员。”

他的话让陈晓君心头一动。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并坚持长远目标的人并不多见。

已经签好字的一式两份合同放在两人之间,白纸黑字地见证着一个共同的未来。

陈晓君看着对面那个刚刚被粉丝认出的男人,忽然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

不仅是职业上的转变,或许还有某种悄然萌芽的情感,正在这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悄然生长。

……

苏宁将咖啡馆的小插曲当作一段无足轻重的花絮,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他签下陈晓君后的几天,全身心都扑在了“大宁资本”

的事情上,而陈晓君也慢慢成为了苏宁在“光怪陆离”

的特派员。

毕竟如今的“光怪陆离”

在苏宁眼里只是个小公司,远远比不上自己投资的那些互联网公司。

能够特意安排助理陈晓君一直关注着“光怪陆离”

,已经是苏宁善始善终的良好品格。

但是苏宁并不知道,在那个寻常的杭州午后,咖啡馆里热情粉丝随手拍下的几张照片,正以一种他无法想象的度在互联网上悄然蔓延。

2o13年的中文互联网,微博正处鼎盛时期,微信朋友圈逐渐兴起,人们对于“草根崛起”

和“意外走红”

的故事有着天然的热情。

没有预兆,无需推手,一场纯粹由网民自推动的热潮,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降临了。

起初,只是在微博和各大论坛的影视版块,出现了一些零星的帖子:“《正阳门下》那个演涛子的演员是谁?演技好自然啊!”

“求助万能涯友,这个帅哥叫什么?今天在咖啡馆遇到了,真人巨帅!”

(附上一张略显模糊的侧脸照)

“盘点那些戏红人不红的宝藏演员——《正阳门下》涛子必须拥有姓名!”

那张咖啡馆的偷拍照仿佛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远想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