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爆火(3 / 5)

加入书签

扎实到能看见生活纹理的剧本、精良的服化道、祝亚文作为男主的国民号召力,以及一众老戏骨细腻入微的表演,开播当晚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无论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一辈,还是对胡同文化好奇的年轻人,都被剧中浓郁的时代气息、鲜活的人物群像所吸引……

韩春明的机灵坚韧、苏萌的娇俏任性、关大爷的通透睿智,每一个角色都像从生活里走出来的,真实得让人共情。

而随着剧情推进,一个原本不算核心的角色,却意外地“杀”

出了重围,成为观众讨论的焦点——那就是苏宁饰演的“涛子”

这个穿着工装、头乱糟糟的胡同串子,身上带着股混不吝的痞气,却总在关键时刻透着重情重义的热乎劲儿。

他会为了兄弟韩春明跟人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在工厂里耍小聪明赚点零花钱,甚至会因为暗恋的姑娘闹点小孩子脾气。

苏宁把这个角色演活了:啃面包时的随性、跟人拌嘴时的狡黠、为兄弟出头时的决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小动作都自然得毫无表演痕迹。

观众看着涛子从一个愣头青,慢慢在生活里摸爬滚打,既为他的糗事笑,也为他的挣扎心疼。

几乎是一夜之间,“涛子”

火了。

湖北综合频道的收视数据一路攀升,论坛、贴吧里全是讨论涛子的帖子。

“这个演涛子的新人是谁啊?演技也太自然了吧!”

“救命!

涛子的痞帅真的戳我!

比男主还让人心动!”

“查了演员叫苏宁,是青岛人!

还在《父母爱情》里演过江卫民?不知道《父母爱情》到底啥时候播啊!”

微博上,涛子人间理想苏宁演技的话题也悄悄爬上了热搜尾巴,虽然热度不算顶流,却全是实打实的观众自来水。

苏宁那部早就被他丢在抽屉角落、几乎快遗忘的旧手机,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信息提示音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打破了他备考时的宁静。

第一个打来电话的是《父母爱情》的孔导,电话接通时,他的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欣慰:“小苏!

看《正阳门下》了没?你演的涛子,太出彩了!”

孔导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我没看错人”

的骄傲,“我就说你有灵气,把涛子那股子劲儿拿捏得太准了!

这下好了,你彻底打开局面了,对咱们《父母爱情》接下来的播出也是个好铺垫!

恭喜你啊!”

苏宁握着手机,心里暖烘烘的:“谢谢孔导,当初在《父母爱情》剧组您教了我很多,没有那段历练,我也演不好涛子。”

“跟我客气啥!”

孔导笑着说,“好好准备高考,等你考完,咱们再好好聊聊后续的机会!”

挂了孔导的电话,梅老师的电话又打了进来,声音温柔又喜庆:“苏宁啊!

我们全家都在看《正阳门下》呢!

你那个涛子演得可真棒,活灵活现的,我家老头子都跟我说‘这小伙子演得像咱们胡同里的谁谁谁’!”

“谢谢梅老师。”

苏宁笑着回应。

“对了,”

梅老师话锋一转,带着点调侃,“之前帮范琳联系了个新剧,现在范琳已经进组了,老实说,这姑娘是不是你女朋友?”

苏宁愣了一下,随即坦诚地笑了:“嗯,我们都是青岛的,平时聊得来,然后就走到一起了。”

“这姑娘挺好,踏实又努力,你可得珍惜。”

梅老师叮嘱道,语气像自家长辈一样亲切。

“我会的,谢谢您操心。”

紧接着,郭老师的电话也打了过来,他的笑声依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