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我不是药神6(2 / 4)
半宿,怕她嘴不牢。”
“还有小王,二十三岁,刚确诊半年,父母都是农民,凑钱凑得头都白了,他住郊区,离市区远,不会跟别人扎堆。”
“对,还有……”
两人筛选的标准非常的确定:一是家里确实山穷水尽,断药在即;二是性格沉稳,不会四处张扬;三是居住地分散,最好在郊区或远郊,避免交易时碰到熟人。
筛到凌晨四点,终于选出了第一批五个人,刘思慧挨个消息,语气严肃得像在交代遗言:“交易时间地点临时通知,只能自己来,带现金,换药就走,别问来源,别告诉任何人。
违反一条,以后再也不给你药。”
幸好没有一个人拒绝,要不然刘思慧还真的做不了“杀一儆百”
。
哪怕刘思慧和吕受益的要求苛刻到不近人情,病友们的回复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感激:“我懂,我一定守规矩!”
“刘姐放心,我连我老婆都不告诉!”
“什么时候都行,就算让我凌晨去江边,我也去!”
刘思慧看着那些回复,眼睛突然红了起来,她太理解这些人的心情了。
她想起自己女儿化疗时,她在医院走廊里蹲了一夜,手里攥着没有任何存款的银行卡。
那种绝望像潮水似的裹着她,现在这些人,和当时的她一模一样。
她的丈夫就是因为女儿的这个病吓跑了,丢下了她和可怜的女儿相依为命。
……
第一次交易定在雨夜。
吕受益提前半小时到了浦东远郊的废弃果园,雨衣的帽檐压得很低,手里攥着个黑色塑料袋。
雨丝细密,打在树叶上沙沙响,果园里的看守棚破了个顶,风裹着雨水灌进去。
他绕着棚子走了三圈,确认周围没有可疑的车辆和人影,才掏出手机给苏宁了条消息:“安全。”
苏宁此时正坐在百米外的面包车里,车窗贴了深色膜,外面看不见里面。
他从副驾储物格里拿出望远镜,镜头对准看守棚,看见吕受益进棚后,才启动系统的“寄存随行”
功能……
系统空间里的五盒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棚屋角落的破旧肥料袋底下,就好像从来就在那儿似的。
苏宁放下望远镜,手指扣在方向盘上,做好了随时迅离开的准备。
雨刷器来回摆动,虽然刮掉车窗上的雨水,却刮不掉他心里的紧张。
他紧张的盯着手表,秒针滴答滴答走,每一秒都像过了一分钟。
七点整,第一个交易的人到了。
是骑摩托来的病友张叔,雨衣上沾了泥点,车筐里放着个鼓囊囊的黑色布袋。
他停在棚子外,左右看了看,才弯腰钻进去。
没过十秒,他就出来了,手里攥着个小盒子,小心翼翼地塞进怀里,跨上摩托,很快消失在雨幕里。
接着是小王,打车来的,下车时还在看手机,确认地址没错后,才快步走进棚子。
然后是住在郊区的李叔,开车来的,车窗同样贴了膜,停在路边。
他下车后也是小心谨慎的没锁门,快步进棚,出来时手里多了个东西,迅上车,车尾灯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五个人,间隔十五分钟,每一次交易都快得像闪电。
吕受益从棚子里取药,躲在暗处,等对方来,核对暗号“老周介绍来的”
,接过现金,递过药,全程不过三十秒,连话都没多说一句。
现金被他塞进另一个塑料袋,藏在了棚子外的树洞里。
那是他和苏宁提前踩点时选的,隐蔽,且只有他们俩知道。
一小时后,雨小了些。
苏宁用望远镜确认周围没人后,才下车,撑着伞,快步走到树洞前,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