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打脸(3 / 4)
/p>
车轮碾过黄土路,扬起细小的尘埃。
远处,几个坚持履约的种植户正等着马得宝一起去交货。
他们的身影都是在朝阳的照射下,像一道道划破黑暗的曙光。
……
纪委调查的第七天,李水花在空荡荡的水花集团总部见到了苏宁。
他穿着那件洗得白的藏蓝色夹克,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像是刚下乡回来。
“你怎么来了?”
李水花急忙拉上办公室窗帘,“现在多少人盯着”
苏宁笑了笑,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饭盒:“给你带了张庄的酿皮,记得你爱吃。”
饭盒上的印花已经模糊,那是他们结婚时买的。
李水花鼻子一酸,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这些天,她拆了菌种中心,停了冷链车队,甚至做好了全面撤资的准备……
却忘了丈夫最懂她此刻需要什么。
“苏宁,调查组找你谈了几次?”
她小声问。
“三次。”
苏宁掰开一次性筷子递给她,“材料都给他们了,爱查查去。”
酿皮还是记忆中的味道,辣子里掺了少许芥末,呛得人眼眶热。
李水花嚼着面筋,突然把饭盒一推:“我准备把闽宁村的项目全停了。”
“因为那几个举报的?”
苏宁摇摇头,“水花,你当年用一头驴换水窖的时候,怎么不跟全村人计较?”
“那不一样!”
李水花声音陡然提高,“他们说我用你的关系拿补贴,说我们的蘑菇有毒,他们”
她的手指掐进掌心,留下四个月牙形的红痕。
窗外,最后一辆冷链车正缓缓驶离厂区。
苏宁望着远去的车影,突然问:“记得咱们结婚那年,你爹怎么说你的吗?”
“说我迟早把家败光。”
李水花冷笑,“现在倒应验了。”
“不是!
他说你‘心比天高’。”
苏宁轻轻纠正,“当时我觉得这是骂人,现在想想,是夸你呢。”
他从公文包底层抽出一份文件,封面上印着《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规划》。
李水花翻开第一页,是张航拍图……
连绵的荒山与黄河交相辉映,地形图上用红笔圈出了几块区域。
“这是”
“我已经跟农科院的专家研究两年了。”
苏宁指着图纸,“贺兰山脚下的砂质土,种葡萄比种蘑菇更合适。
法国波尔多的纬度跟这里差不多。”
李水花怔怔地看着丈夫。
她突然意识到,这个被调查的男人,脑子里装的从来不是自己的乌纱帽。
“蘑菇产业太分散,确实容易乱。”
苏宁继续道,“但葡萄园适合规模化经营。
水花,与其跟那些散户较劲,不如把精力放在这里。”
“可你的调查”
“我的事你别管。”
苏宁斩钉截铁地打断,“企业经营按市场规律来,别掺和任何政治因素。”
他顿了顿,声音柔和下来,“就算我哪天进去吃牢饭,你该种葡萄种葡萄,该酿葡萄酒酿葡萄酒。”
李水花抓起文件砸在他胸口:“胡说八道!”
文件散落一地,露出里面的土壤检测报告和气候数据分析。
她蹲下去捡,肩膀不住地抖动。
苏宁也蹲下来,握住她的手:“凌教授那边别停,菌草研究是长远之计。
至于举报的那些人”
他笑了笑,“等他们种出来的蘑菇烂在地里,自然就明白了。”
苏宁从来不是什么道德婊,当然也不会因噎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