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突奇想(4 / 7)

加入书签

继续低头算账。

油灯的光晕中,她的侧脸安静而专注,算盘珠子在她指尖跳跃,出清脆的声响,像一欢快的小调,唱响在1991年西海固的深夜里。

……

张树成把钢笔往桌上一扔,墨汁溅在写了一半的报告上。

窗外已是深夜,吊庄办的煤油灯还亮着,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又是一天无功而返。

李大有那七户人家铁了心不回吊庄,任凭他磨破嘴皮子也不为所动。

杨县长给的期限只剩三天了,再这样下去,他这个主任怕是要当到头了。

张树成揉了揉太阳穴,从抽屉里摸出半瓶白酒,对着瓶口灌了一口。

火辣辣的感觉从喉咙烧到胃里,却烧不化堵在胸口的郁闷。

桌上的文件散乱地摊开着,最上面是七户返乡村民的资料。

张树成随手翻看,目光停在“涌泉村”

三个字上。

他突然想起上周参加的婚礼……

苏家娶李家丫头那场轰动十里八乡的喜事。

记忆中的画面逐渐清晰:苏家院子里二十多桌流水席,村民们对苏大强毕恭毕敬的态度,还有那个叫苏宁的年轻人……

张树成眯起眼睛,回忆起苏宁敬酒时的样子……

不卑不亢,谈吐得体,手段果断利落,在一群粗犷的西北汉子中显得格外醒目。

更让张树成印象深刻的是,当他这个县里来的干部言时,村民们只是客套地听着;而当苏宁站起来说话,全场立刻鸦雀无声,连最顽固的老头子都竖起了耳朵。

“在连一块石头都姓马的地方,苏家是怎么做到的?”

张树成自言自语,突然坐直了身子。

他翻出涌泉村的户籍资料,果然,村里八成以上姓马,苏家是少有的外姓。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

张树成猛地拍了下桌子,震得茶缸一跳。

他怎么早没想到!

要想打破吊庄工作的僵局,也许正需要这样一个在本地有威望却又不受宗族关系束缚的年轻人!

天刚蒙蒙亮,张树成就骑着自行车直奔涌泉村。

清晨的黄土高原上雾气弥漫,自行车的链条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他顾不上吃早饭,一心只想赶在苏宁去砖窑前堵住人。

苏家新起的砖房很好找,全村唯一用红砖砌墙的就是。

张树成在院门外整了整衣领,刚要敲门,却听见里面传出算盘声。

清脆的珠子碰撞声节奏分明,一听就是老手。

开门的是李水花。

见到张树成,她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恭敬地问好:“张主任,这么早?”

“找苏宁同志谈点事。”

张树成说着,目光不自觉地被水花手中的账本吸引……

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工整清晰,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农村姑娘之手。

“宁哥在窑上,我带您去。”

水花转身拿了件外套,领着张树成往村外走。

路上,张树成试探着问:“听说你在学会计?”

水花点点头,语气中带着掩不住的自豪:“嗯,宁哥送我去县里学的。

现在帮着管砖窑的账。”

“苏宁同志很有眼光啊。”

张树成意味深长地说。

砖窑已经冒起了青烟,十几个工人正忙着和泥、制坯。

苏宁站在窑口检查火候,脸上沾着煤灰,工作服上满是泥点,却丝毫不减他的气度。

“宁哥,张主任找你。”

水花喊道。

苏宁回头,看到张树成时明显有些意外,但还是快步迎了上来:“张主任,有什么指示?”

张树成直截了当:“想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