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改变主意(2 / 4)

加入书签

群,十几个政府人员手持鲜花,旁边电视台记者已经架好摄像机。

他整了整领带,突然瞥见人群最后方站着父亲苏明德,撑着一把老旧的油纸伞。

“爸!

您怎么也跑过来了?”

苏宁快步穿过官方欢迎队伍。

苏明德把伞往儿子那边倾斜:“县里说要搞什么隆重仪式,我怕你不喜欢这些。”

老人看了眼儿子身后亦步亦趋的官员们,压低声音,“阿宁,这次回来要小心周副县长,他姐夫开的塑料厂就在你们规划用地上。”

原来如此。

苏宁眯起眼睛,想起李文涛调查报告中提到的那家污染严重却屡禁不止的pvc管材厂。

车队驶入宁德市区时,雨停了。

街道两旁挂着“热烈欢迎永仁集团投资家乡”

的横幅,但苏宁注意到几处墙体上新鲜的拆迁标语。

经过老汽车站时,一群工人正在拆除“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

的广告牌,周副县长的巨幅照片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刺眼。

当晚的接风宴设在宁德最好的酒店,却比上次县里的排场低调许多。

周副县长四十出头,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敬酒时手腕上的百达翡丽在灯光下闪烁。

“苏总年轻有为啊!”

周副县长举着茅台酒杯,“不过新能源这概念是不是太前了?我们宁德现在的优势产业是水产加工和建材。”

招商局长赶紧补充:“是啊!

去年引进的台湾水泥厂,当年就创造税收五千万!”

苏宁转动酒杯,不动声色:“周县,全球石油价格连续三年上涨,德国去年已经通过《可再生能源法》。

宁德有深水港,有山海资源优势,展新能源正当时。”

“理论上是这样。”

周副县长夹了块东星斑,“但电池生产涉及重金属,环保审批恐怕……”

他故意拖长声调,目光扫过苏宁的随行人员,“除非永仁愿意与本地企业合资,比如三都澳实业集团,他们在处理政府关系方面很有经验。”

餐桌下,李文涛悄悄踢了下苏宁的皮鞋……

三都澳实业正是周副县长姐夫的公司。

抢着吃东西本来是无可厚非,但是如此的急不可耐和好胃口,就是让人心里面有些接受不了了。

“合资可以考虑。”

苏宁突然话锋一转,“不过我们这次引进的是美国军工级技术,需要商务部特批。

如果地方上有任何……阻力,恐怕只能改去苏州工业园区了。”

周副县长的筷子停在半空。

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温文尔雅的侨商如此强硬。

宴会结束后,李文涛在电梯里忍不住问:“苏总,我们真要放弃宁德吗?”

“尽力而为!

宁德是第一选项,但绝对不是唯一。”

苏宁按下顶楼按钮。

“明白了。”

“你明天去找环保局的王副局长,先按照规矩尽可能的努力,再约省报记者做个专访,标题就叫《美籍华商携尖端技术回乡遇冷》。”

“是!

苏总。”

其实苏宁心里已经是有了不好的预测,确实没想到简单的事情会这么的复杂。

当然经历过诸天万界的苏言并没有放在心上,选择其他的大城市反而也被苏宁考虑了。

……

三天后的项目说明会现场座无虚席。

让苏宁意外的是,前排坐着十几个白苍苍的老人,都是国内科研所和大学关于电池行业的专家。

技术说明环节,杰森·吴用蹩脚的中文讲解电池原理,当幻灯片切换到与特斯拉的对比数据时,会场响起惊叹声。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