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节(1 / 4)

加入书签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公布的日子。

如果在往年,这些媒体可能也不会把林朝阳跟诺贝尔文学奖联系起来,可今年不一样。

去年林朝阳刚得了号称「美国诺贝尔文学奖」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在国际上的名声远不如诺贝尔文学奖。

但它有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历年的获奖者和提名者当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数量相当可观,这也是它那个外号的由来。

再加上今年林朝阳的作品在美国掀起了一阵狂潮,两三个月前「林朝阳现象」在东亚各国都受到了媒体的瞩目。

美国可是欧美国家的领头羊,作品在美国受到巨大的欢迎,极大的提升了林朝阳的国际声望。

许多媒体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林朝阳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甚至是获奖的可能将会大大增加。

媒体们自娱自乐,文学界也有不少人跟着凑热闹,煞有其事的分析起林朝阳得奖的可能性,里面还有林朝阳的熟人,比如内地的李拓、比如湾岛的陈映真等。

到10月8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公布,获奖者是出生于圣卢西亚岛的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

结果一出,那些讨论林朝阳是否会得奖的声音立刻被各类有关于新普诺奖得主的报道所淹没。

这样的结果让不少林朝阳的支持者们感到失望,李拓特地给林朝阳打了个长途电话,安慰他不要气,再接再厉,搞的林朝阳哭笑不得。

「没事就别浪费电话费了,好好写你的评论。

「那你赶紧出新书啊,我现在都没得评,这两年文学界不景气啊,也没什么像样的作品。

李拓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最近几年文学热潮逐渐冷却,早已不复八十年代的盛况。

除了许多地方文学期刊纷纷停刊,各大文学期刊的销量持续萎缩,图书销量也在锐减,每年冒头的新人新作也越来越少,李拓越说越嘘。

「那天我翻老杂志,又看到了你十几年前发表在《十月》上的那篇《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当时还没觉得有什么。

现在看,你当时的见解确实是超前的。

林朝阳听出李拓的失落之意,宽慰道「八十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

阅读从古至今都算不上大众娱乐,严肃文学的阅读更是小众中的小众,但这种需求始终是存在的。

这两年你感觉变化明显,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出好作品的频率比以前越来越少了。

「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我才催着你赶紧写新书啊,多写点《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样的作品,一部小说够国内文坛热闹好几个月的。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国内的出版比美国方面晚了一个多月,这部小说的题材极其大胆,连在美国社会都能引起那么大的舆论,就更别提在风气相对保守的国内了。

小说上市之后,很快便在国内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群体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在作品质量上,这部小说的口碑无可挑剔,可以算是林朝阳近几年当中的一个新高。

「在这部小说中,林朝阳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人物,尤其是其中的罗恩与雷恩。

他们既是特定时代边缘群体的缩影,也超越了某种扁平化的标签,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性寓言。

两人的关系从对立到共生,从利用到依存,揭示了在生存的绝境中,偏见的高墙注定会被共情所瓦解,真正的勇气往往诞生于对缺陷、另类的理解与接纳。

李拓在两个月前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所创作的文学评论文章中的这段内容,是对这部小说以及其中主人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