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偶像与粉丝(1 / 2)

加入书签

一首出道曲让成员们又找到了初心。

现场的情绪共鸣也感染了她们。

通过大屏幕,易浩彦看到好几个成员目光闪闪。

偶像和粉丝们相互感动着。

共情,这种典型的心理学现象此时在现场的偶像与粉丝之间展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偶像和粉丝的关系,男孩有着自己的看法。

偶像的原意本就是让人崇拜,敬仰的人。

商业的偶像虽然偏离了这个定义,可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众所周知,偶像最重要的是人设。

在rb,秋元康系的偶像可以说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一大批没有什么唱跳基础的女孩,经过简单的甄选就可以加入团体。

在团体活动中不断展现自己的特点,几乎任何能让粉丝喜爱的特点都会让女孩们一炮走红,成为团体发展的助力。

萌系,御姐,女王,傲娇,腹黑,毒舌,大小姐,涩谷系,学霸等等,各种特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甚至连主打“盐对应”

,冷言冷语对待粉丝的偶像都可以走红。

秋元康对人性的把握让人叹为观止。

在韩国,虽然没有明确提人设的概念,其实现实中已经在执行。

和秋元康系的偶像不同,韩国偶像界对基本功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唱歌跳舞依然是偶像活动的主流方式。

但是人设的需求其实已经体现在团体定位里面。

目前的韩国偶像团体,每个成员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成员在团里的人设。

门面,主唱,主舞,综艺咖,队长,忙内等等。

这种人设还比较初级,往往都和成员在队里的作用和主要负责的工作关联密切。

门面主要负责美,通过美丽的面容和身材吸引粉丝。

主唱和主舞则是在唱歌和跳舞上有较强的实力,通过专业吸引粉丝。

队长要有领导力,能够团结和管理队员,一般都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形象。

忙内作为队内最小,往往是可爱或叛逆的形象,通过反差来吸引粉丝的关注。

这种人设往往在出道初期使用,可以让观众很快明确队员的特点,容易分辨和记忆。

后期有一定粉丝群体和关注度以后,人设就会更多和成员本人的特点联系在一起,脱离工作分工。

之前少女时代自我介绍时,每个成员的外号就是一种典型的人设。

把每个成员让人记忆深刻的点挖掘出来,以外号的形式固定并宣传出来,很容易就强化了偶像在粉丝心中的形象,是很聪明的人设。

粉丝的接受度很高,和偶像的契合度也高,不容易崩塌。

人设的目的最初都是为了让粉丝认识并记住偶像,只有有了辨识度,才有进一步喜欢并追捧的可能。

所以人设就是偶像的卖点。

偶像扮演成粉丝喜欢的样子供粉丝消费,粉丝选择自己喜欢的偶像满足自己。

看起来是很清晰的商品供应双向选择的关系。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没有那么简单。

感情是不可能简单买卖的。

起初粉丝们被偶像吸引,多是因为外貌,身材,才华等等外在的东西,后面就会渐渐变成能力,德行,和对这个人本身的喜欢。

听起来有点像恋爱,其实也差不多。

日韩两国中,粉丝和偶像往往是以一种模拟恋爱的心理关系相互联系的,所以偶像不能恋爱也是通用的业内准则。

因为偶像被爆出恋爱,粉丝就会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不会再追捧偶像。

度过初期的偶像通过人设吸引粉丝的阶段以后,就进入了模拟恋爱阶段。

这个阶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