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偶像的形象实验(1 / 2)

加入书签

这样别出心裁又暗藏玄机的自我介绍效果很好。

看起来外号似乎都是成员们身上的缺点或者黑历史。

实际上蕴含了偶像发展的风潮变化,这里面学问可不小。

之前易浩彦和裴珠泫说过。

亚洲的偶像风格已经不可逆转的发生变化,从rbakb48的崛起就可见一斑。

韩国偶像虽然受本土文化的影响,依然对偶像的基本功有着很高的要求。

但是偶像的亲民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可是距离才产生美。

过分接近和了解,只会让偶像身上的光环消失,变得不再让人仰视和崇拜。

拉开距离,过于高冷又会让粉丝觉得难以接近,放弃追捧。

偶像不是演员。

演员靠作品说话,曝光少没有关系。

偶像是靠粉丝生活的,曝光太少,完全拉开距离是自寻死路。

现在早就不是rb早期,偶像不食人间烟火的时代了。

如何既保持偶像的光环,又尽量的亲民,就需要高明的经营人设的策略。

s对少女时代就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作为目前韩国最红的女子团体,少时的曝光率可以说是724小时不间断,不断的团体和个人活动络绎不绝。

包括打歌,主持,电台,电视剧,综艺,访谈等等,全方位的向公众展示她们的魅力。

在这些行程里,大部分时间里,少时保持的形象都是毫无疑问的偶像范。

美丽,可爱,帅气,高雅,温柔,善良,积极,阳光等等,总之都是正面的形象。

而在综艺节目里,她们开始做出一些变化。

出道初期都是傻白甜的形象,现在开始渐渐向奇怪的方向变化。

队员之间的相互吐槽,爆料,平时生活的囧事,s公司也会放出一些视频,反应她们镜头后的真实生活。

当然这些“真实”

都是经过仔细研究和考虑的内容,尺度把握的极有分寸。

各种有趣的外号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代表。

这些外号都反应了成员的一些真实信息,那些黑点和黑历史也都是真的。

但是这些东西不会触动公众敏感的道德观,不会引起厌恶感。

也不会真正伤害少女时代的形象。

反而会让见惯了偶像镜头前衣冠楚楚,光鲜靓丽形象的公众感到亲切,丰富少女时代的内涵,让她们的形象更贴近普通人。

拉近观众和偶像的心理距离,增加信任感。

这是社会心理学和公共传媒学的知识。

这种策略可以让少女时代的形象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变成有趣的女神。

从而和其他偶像单一的形象拉开距离,更加凸显她们的特别,也让人更愿意亲近她们。

不愧是s!

看着兔子被这个特殊的自我介绍逗得前仰后合,连眼泪都快出来的开心模样,易浩彦暗暗佩服。

打招呼的环节很受观众欢迎,效果也很好。

现场的氛围因为刚才的欢笑变得非常轻松,台上的歌手和台下的粉丝都放松下来,开始享受这场演出。

自我介绍环节结束以后,表演继续。

下一首是慢歌。

配合舒缓,轻快的曲子,少时成员们没有跳舞,一个个沿着延伸舞台开始进入场馆的各个区域。

她们一边轻唱,一边和台下的粉丝们挥手互动。

9个人分散在“田”

字舞台的每个角落,让每块区域的人都能够和她们有近距离的接触。

粉丝最希望的就是和自己的偶像近距离接触。

这下各个区域的粉丝们都骚动不已。

一个个大喊着路过成员的名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