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 轧钢厂重启(1 / 2)

加入书签

法院的审理,虽然“拖”

了十五天,但轧钢厂重启的工作,却是一刻都没有停下。

第一步,是把以前的生产骨干全部召回,同步做一个摸底。

看看到底还有多少工人愿意回来上班,尤其是骨干技术人员和熟练一线操作工,这是重启轧钢厂的基础。

出面组织这个工作的,是云东区政府和蒋建设。

云东区政府同样组建了一个“轧钢厂问题领导小组”

,只不过为了区别于市里的领导小组,他们叫作“执行小组”

叫什么名字无所谓,关键是具体工作得有人落实下去。

虽然在名义上,轧钢厂目前的各项工作都还是以“董事长”

蒋建设为主,但实际上,蒋建设就是个“牌匾”

,真正拍板的人,是蒋英羽。

蒋英羽对这个工作,倾注了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几乎是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当起了实际上的轧钢厂厂长。

区政府办公室综合一科的一位副调研员,直接带队住进了轧钢厂。

他才是轧钢厂目前真正的实际负责人。

而这位副调研员,此前就是在区里工业局上班的,后来调进区政府办公室,对于企业管理,相对比较熟悉。

摸底之后,现轧钢厂的技术骨干和一线熟练员工,流失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别看每次轧钢厂的下岗职工们“闹事”

,人数都不少。

但其中绝大部分都不是这些有一技之长的人。

大多都是到了一定年纪,以前在厂里从事单一工种的人。

这些人没有一技之长,体力也比不上年轻人,再就业非常困难。

那些技术骨干和一线熟练员工,早已经各自想办法另谋高就了。

毕竟谁都不能无所事事地在家里领着每个月几百块钱的生活费,一等就是两年多。

何况这个生活费还经常被拖欠。

比如说尹善志,他以前就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虽然他很关心轧钢厂的老同事们,可现在让他停了烧烤摊,回厂里来上班,恐怕这个决定也不容易做出来。

他们两口子现在可是“网红”

,烧烤摊生意火爆得很。

轧钢厂的许多技术骨干和一线熟练员工,大部分都已经再就业。

打电话联系他们,听说轧钢厂要复产,都挺激动的,可是让他们马上回来上班,还真就答应不了。

这个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到了蒋英羽那里,蒋英羽立马就跑到卫江南办公室去汇报。

卫江南笑着说道:“不必担心,你们把缺口的人员名单列出来,我来解决。”

现放着陈思健那样的级“狗大户”

在,这羊毛不薅白不薅。

蒋英羽又惊又佩,狠狠地拍了卫市长一通马屁,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市长,那个,除了人手欠缺,其实,机器设备也不太行……”

“机器设备?”

“上次去轧钢厂调研的时候,那些机器不都保管得还算不错吗?”

卫江南略感诧异。

“呃,是这样的,市长,主要是设备比较落后了……毕竟制造业这一块,技术更新换代还是挺快的。

蒋建设本来就一直在吃老本,舍不得砸钱。

加上他躲出去两年多,这就导致轧钢厂的机器设备,还停留在六七年前的水准。”

“据辽钢那边的技术负责人说,这样的机器设备想要和辽钢对接,几乎不可能。

辽钢稍微复杂高端一点儿的单子,咱们轧钢厂就接不下来。”

辽钢那可是一直位列全国同行业前几名的级钢企。

在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上,非常舍得花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