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扩张(1 / 3)

加入书签

五月!

肖浅迎来了一位意外又不意外的客人。

中影老大韩四平。

两人几次见面,很熟了,不须过多客气。

肖浅给倒茶的功夫,韩四平把能说的都说了。

“这次上面给下达指示了,院线成立是必然的。

可是你也知道,老哥哥我没经验啊。

而且中影穷啊,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那么多家影院呢,一个一个对付过去,中影自己就得关门了。”

诉苦的同时,韩四平庆幸不已。

幸亏东影拿下韩国电影的国内放映权时,中影内部的反对声被他压制下去了。

否则两家闹大,他现在连求援的人都找不到了。

这个五月,国内电影界再次地震。

就在上个月末,1998年度票房数据出炉,摆在了李建国的案头。

这份报告被许多大佬看到了,据说二号首长甚至拍了桌子。

为什么呢?

数据实在太悬殊了,悬殊到了十分诡异的程度。

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其他各个省份的数据报告,年收入均在三亿到五亿之间。

看起来不少了吧?

对不起,东影负责的江浙沪地区的票房数据是三十五亿。

一家公司的总票房,赶得上其他地区的总和了。

是江浙沪的人更有钱吗?

是这里的票价更高吗?

是江浙沪的人口更多吗?

都不是。

全国还有不少地区在财富上能够和江浙沪拼一拼的,票价又是统一的,人口最多的地区也不是江浙沪。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票房数据如此悬殊呢?

所有人都心里明镜似的。

票房数据造假。

不是东影造假,而是其他的电影院线公司在造假。

光这一个造假,就造成了每年大量的影视行业gdp的流失,也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

这就难怪二号首长拍桌子了。

他亲自下令,要求电影院线改革必须深入进行下去。

谁敢阻拦,严肃处理。

在看到这份票房数据后,李建国本来就忍不住要大动干戈了。

这下有了上面给背书,那就等于是拿到了尚方宝剑,无往而不利了。

不过他没有昏头,觉得可以不顾一切地全面铺开。

说到底,中国的电影行业还是太脆弱。

操之过急的话,造成的伤害将比获益更大。

幸好当初肖浅的做法,成为了最好的借鉴。

当初在包邮区画了一个圈,诞生了东影。

那么这次就在京津冀同样画个圈好了,而且眼皮子底下,更加可控。

如果这第二次的改革同样收效良好的话,那么就真的能够全面铺开了。

想要在京津冀做电影院线改革,那必然是中影牵头。

这里是中影的固有势力范围,影响力无人能及。

加上中影的官方背景,只能由其来担此大任。

李建国找韩四平谈了几次,把任务交待了下去。

韩四平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做成了,中影的实力将更上一层楼,再也不用担心被东影骑在头上了。

可困难也是明摆着的。

钱。

没钱就没法改革。

东影的成功可不是简单地吞并了那些影院就完事了,而是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对所有的影院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了国内第一批的高档次影院,提升了服务质量后,才会有票房方面的爆发。

本来韩四平想要效仿肖浅,找银行贷款,结果吃了闭门羹。

银行方面不看好中影,并不觉得他们的改革能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