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好人有好报一(2 / 2)

加入书签

发展其实非常迅速,要不了半年,就没现在这么稀罕难以触及了,办理起来也会方便不少。

但是,如果真等个半年,那就到了1999年的年中五六月份的时候了,历史上李兴平可是于1999年5月就建立了hao123,陆道升此时拥有的先发优势将荡然无存。

陆道升可不觉得到那个时候,自己一个事儿多的高中或者大学生,能在导航网站建设方面的精力投入超过作为网管,天天泡在网吧里的李兴平。

不早点动手,后续竞争就会处于劣势,还截个毛线的胡。

其次,就是服务器的托管问题。

都是服务器,放实验室里的和放电信机房的服务器在计算性能方面未必谁好于谁,但是作为网站服务器,不光是计算机自身性能好就可以了,还需要考虑到网速和后期运维成本。

而在这两个方面,电信机房托管的服务器吊打放在学校实验室里的服务器,这是正规军和草头班子的区别。

比起网速,电信机房里的服务器接的直接就是主干网,网速快到没朋友。

而实验室里对接的是教育网的末端,不仅仅是网速和主干网有巨大鸿沟的问题,上行带宽上的瓶颈限制更是使得其在网站运行方面和电信机房托管有着云泥之别。

使用宽带网络进行通信的过程中,既有发往外部的网络数据,也有从外部接收的网络数据,这就是所谓上行数据(上传,传给外部)和下行数据(下载,从外部接收)。

就像访问一个网站,浏览器填入网址后发出的请求就是上行数据,而从服务器传来的网页内容则是下行数据。

在普通的民用网络(包括教育网末端网络)中,一般会极大压缩上行数据的带宽,而保留充分的下行数据的带宽。

因为对于大众用户,主要的网络活动场景下,都是下载数据远远多于上传数据。

不说别的,浏览网页时,上传请求可能就几百个字节,下载数据得至少花几千甚至上百万字节。

这么悬殊的使用比例下,压缩上行带宽也是合理的节省资源的做法。

也因此,对于普通民用网络,上行数据的传输速度远远小于下行数据的传输速度。

但回到网站服务器,这个情况完全就逆转过来了。

因为收到的是几百个字节的用户请求,发出的却是大数据量的网页内容,继续使用民用网络,在流量小的时候还能对付,一旦流量大了,根本扛不住。

到时候,对大多数用户来说,网站就是个连了连不上的不可用状态,后果可是是灾难性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