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何为儒(2 / 3)

加入书签

乘田。

就这么磕磕绊绊的直到二十五岁,他成功的见到了来鲁国朝拜的郯子,并且得以向他前去请教学问之事。

向来诸位乃至天下人都应该能够想象,一个被称之为士中另类之人,去向道德高深的前辈去求学是有多么的艰难。

那个时代,没有陈太丘,没有蔡公,没有某家的先生管公,那个时代,想要学会东西,就要受到常人难以忍受的嘲讽和屈辱。

孔夫子并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天赋说高不高,说低不算低的普通人,他唯一的优点在于他有一个曾经不要他的家族,加上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懂,那只能去问。

数年的时间,有人说他求教于郯子之后又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有人说他连七岁小童都要弯下身子前去询问道理。

真假小子不知,但是小子知道他在自己二十五岁的时候,终于有了些许可以教导他人的东西,然后打开了自己的家门,建立了这天下间第一座学堂。

小子不知道他建立学堂是为了出名还是为了获利,亦或者是为了能够让天下人不和他这般,求学路上这般的艰难。

但是这件事情确实是给了孔夫子不小的好处,他并没有遇到太丘公和管公这般的阻碍,甚至于还得到了更多的尊重。

三十岁的时候,孔夫子算是依仗学堂之事在这鲁国成功站稳了脚跟,自己也在这天下有了些许的名望。

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让孔夫子成功的认识了这天下的雄君霸主。

同时这一年孔夫子终于说出来了自己的那一句名言,“三十而立!”

但是苍天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他在鲁国站稳脚跟之后,鲁国出现了内乱,无奈之下他舍弃了鲁国的一切,跟随鲁王逃入了齐国之中,投奔了齐景公。

然后在晏婴的阻止之下,他没有得到封地也没有成功的当上大夫,他再一次的一无所有。

不过他却有自己的阅历,他可以和齐景公坐而论道,可以对世间的诸多消息品头论足,并且得到许多人的认可。

他说,自己在四十岁的时候终于做到了,四十不惑!

在这个时候,孔夫子随着名气的增大,他再一次的迎来了自己的崛起,鲁国权臣阳虎就是曾经将孔夫子驱赶出季氏宴请的家臣,是第一个对他嘲讽,让他屈辱的人。

孔夫子对阳虎不喜,但是阳虎却在见到孔夫子之后诚恳请他再次去鲁国出仕,这一次孔夫子犹豫了。

他并没有严词拒绝,因为他真的不死心,他想要证明自己,真正的在官场上,在仕途上,在天下证明自己的才华!

孔夫子没有让自己失望,先是为小司空,四年之后成功一举成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这一年孔子成功的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他发出了自己的又一次感慨,五十而知天命。

并且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他削弱三桓,要辅佐鲁国称霸天下。

然后,他被鲁国削放弃了,孔晨你别瞪着两只牛眼睛,这是你祖宗自己说的。

孔夫子五十五岁的时候他彻底的放弃了自己在鲁国的一切,第二次离开鲁国,这一次他开始了自己的游历。

周游列国期间,孔夫子算是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噩梦,小子其实很想知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经历能够让一个五十五岁的老人在五年的时间看淡一切。

便是被人嘲讽辱骂成丧家之犬也毫无干系。

那是孔夫子,那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不再被人所嘲讽而一路你行而成的孔夫子。

当他看淡世间的时候,他便完成了自己的六十而耳顺。

这一刻开始,他才真的看清了这人世间的一切污浊,或许在这一刻,他回想自己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