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逃命中(1 / 3)

加入书签

结果张顺歪打正着,这正是大军临敌撤退的正常方法。

他这种退而不乱,退而不散的手段,一时间把前来袭击的敌军也给镇住了。

其实来军并不是很多,远远望去,也不过步骑一两千人而已。

只是敌情不明,若是贸然接战,万一敌人援军杀出,义军想走也走不了了。

果然义军撤退到沁水河附近的时候,河对岸也杀出来义军。

众人远远望其旗号,不是别人,正是令大家胆战心惊的宣大总督张宗衡是也。

好在这厮隔河相对,暂时无法进攻义军。

如今前有狼后有虎,“紫金梁”

连忙准备命令义军向南逃去,准备逃入中条山、王屋山之中,以避敌锋。

结果不曾想,南北顺河而来又是一支官兵。

好了,不用想了,估计这两支官兵便是猛如虎、虎大威部。

这下子“紫金梁”

也只得带着队伍逆河而上,不管这是“围三缺一”

,还是官兵兵力不足,先走为上。

义军这一逃不要紧,倒把宣大总督张宗衡晾在了那里。

原来这宣大总督张宗衡却非无能之辈,他前番得到消息“流寇”

攻陷了垣曲县,不由大喜。

原来这垣曲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形,既是便于防御,亦是便于官兵趁机围困。

义军再度进入泽州的道路也不过北入阳城和从西边绕道进入沁水两条道路而已。

这张宗衡便趁机亲自领兵驻扎在阳城,命令猛如虎驻扎泽州城,虎大威驻扎在天井关附近,防止义军流窜到河南境内。

此外还有一人,乃是大同阳和卫官兵张文衡。

按照原本历史线,义军在端氏镇先行遇到义士吴先,并将其打的全军覆灭,震动朝廷。

朝廷便派遣阳和卫张文衡前来围剿,并多次打败义军。

结果这一世因为张顺的搅和,前番张顺围困大阳镇的时候,导致吴先前来支援,避开了“紫金梁”

等部义军,反倒因此因祸得福,没有战死沙场。

这也导致阳和卫张文衡直到现在才随张宗衡一起前来进剿。

这张文衡地位高于猛如虎、虎大威,宣大总督张宗衡干脆命令他驻扎沁水,防止义军从西面绕道进入泽州。

由于义军连夜拔营,出乎张宗衡意料,导致差点让义军逃脱了官兵的天罗地网。

张宗衡得到消息,急令这三人汇合,围困义军。

“紫金梁”

、张顺等着前番刚刚摆脱了张宗衡、猛如虎、虎大威三人的包围,便顺着沁水一口气奔到了端氏镇。

义军刚到端氏镇跟前,还没来得及入城休息。

只见端氏镇城门大开,斜刺里杀出一军来。

不是别人,正是从沁水赶来的阳和卫官兵张文衡。

“紫金梁”

见此不由大怒,宣大总督张宗衡、猛如虎、虎大威我惹不起,什么阿猫阿狗的张文衡也敢上来捋虎须不成?

“紫金梁”

自觉摆脱了张宗衡等人,一时半会儿支援不了此地官兵,便摆开阵势,与他阳和卫张文衡厮杀起来。

这阳和卫也无什么出奇之处,阵型普普通通,唯有火器较盛,士卒敢战而已,结果“紫金梁”

等人二三万大军硬是打不过对方。

张顺担任了义军右翼,本就负担着进攻的义务,结果几次硬攻,对方巍然不动。

初时,张顺自恃骑兵众多,多次命令刘成、陈长梃围剿驱赶对方骑兵,结果阳和卫骑兵和之前所见官兵骑兵却不相同。

阳和卫骑兵人马皆披甲,但是却非宋金时期那种人马具装。

而是人着棉甲和连环铠,或者身着明铁甲,而马着马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