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华夏的熊猫外国的老虎(2 / 3)
,许大茂想了想一起吃顿饭也成。
他心里清楚的紧,这家伙多半有事情跟他说。
饭桌上,许父许母吃过出去遛弯之后,高刚终于开了口。
“许爷,惠州那边有个来自米国外资车企要在我们这里投资建厂的事情您听说了么?”
许大茂顿时呆在原地,简直就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要知道他今年在外面疯狂跑的两个多月当中,有很多的原因是因为这个。
这就是熊猫汽车内地投资!
!
!
88年9月,原熊猫汽车公司在米国特拉华州成立,公司成立当月就和惠州方面接触,对外称要在此地建造一个大型汽车工厂,打造“东方底特律”
。
如此宣称,规模肯定也小不了,投资10亿美元,年产30万辆轿车,全部用于出口。
要知道这时整个国内的小轿车产量不过才3万。
后世耳熟能详的捷达更是还没有建厂,国内的轿车品牌唯有桑塔纳和北京吉普。
10亿美元,是国内当时最大的外来独资项目。
轿车将全部出口,意味着这个“东方底特律”
,既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又不会对国内汽车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压力。
2个月后,双方签订备忘录。
又过了6个月,工厂在惠州淡水镇举行奠基仪式。
原熊猫公司董事长米国“二战”
将领麦克阿瑟的孙子亲临剪彩。
该公司并没有专业国际汽车商的背景,投资地又为何偏偏选择没有任何汽车装配基础的惠州?
伴随着这些疑惑,在汽车工厂动工前,第一笔投资款25亿美元到账了。
厂房随之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施工后,国家成立了一个高级技术法律小组,专程赴美调查。
在对熊猫公司的背景、资信、市场,发动机生产线等进行实地调研,甚至试坐了生产出来的轿车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熊猫公司的资金实力雄厚,投资者有战略远见,他们瞩目于下个世纪。”
资金到位,专家认证,厂房动工。
当时的惠州惠阳政府,甚至将自己刚刚新建的办公大楼,让给了原熊猫公司做办公室。
惠州顿时成为投资热土,1000多家房地产公司纷纷进入,市中心房价从200元一平,暴涨到了11万元一平,工厂所在的淡水镇,人口从2万增至20万。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
,成为当时最响亮的口号。
但是,在耐心等待房地产等周边项目落地后,原熊猫公司这才亮出了真正的獠牙。
原熊猫公司在项目落地后立即改口,不再要求100出口,而是要求30的产量在国内销售。
紧接着,熊猫公司进一步要求,希望中国能为熊猫汽车让出国内市场两年,这两年内,熊猫汽车主要在国内销售。
人们这才发现,从一开始,这只外国的熊猫就是为了抢夺国内汽车市场而来。
先是故意以100外销的名义进入惠州,等到周边房地产、银行贷款、民间投资等项目跟进后,以此为要挟,逼国家让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同赌徒一般,赌国家敢不敢承受撤资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答应,意味着大片的烂尾楼、房价暴跌、周围配套设施全部作废。
但是答应的话,对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是毁灭性的伤害。
而他们低估了国家的决心,权衡利弊之后,国家直接拒绝了熊猫公司的要求。
一直到现在,外商都不能在华设立独自汽车产业面向中国销售,这就是对本土汽车制造业的绝对保护。
原熊猫汽车公司当即撤资,汽车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