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价格战(1 / 3)
9月中旬,自觉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的罗氏针织终于在港交所上市了。
公司上市这种事情总归是有利有弊,首先,开辟了新的融资通道,在上市的时候,企业就可以筹集到一笔可观的资金。
其次,在公司上市之后,公司还可以进行再融资来筹集资金。
可以说,上市对一家企业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长期融资渠道。
第二点,有利于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理清企业发展方向。
一家企业想要上市,就必须达到上市的严格要求。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企业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完善企业治理、实现规范发展。
使得企业从一家“家族企业”
演变为现代企业。
第三点,风险共担。
企业主不需要对企业承担所有经营风险。
在上市之后,企业的经营风险由所有股东承担,这就降低了企业主承担的经营风险。
这些都是企业上市的好处,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有利也有弊。
上市的坏处同样也有不少,企业的财务状况需要对外公开。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透明化的环境中运营,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适应透明化的运营环境。
企业主的控股权减弱。
在企业上市之后,所有的重大经营管理决定,都需要得到股东的同意。
执行董事会在做战略决策的时候,需要先获得企业大股东的许可。
这意味着企业主对企业的控制力降低了。
有可能被恶意收购。
由于企业在上市之后,企业的股票可以自由买卖。
这就代表着企业有可能被其他企业或个人恶意收购。
现在许大茂看重的就是有可能被恶意收购的弊端。
在得知罗氏针织上市的第一时间,罗氏自然是欢欣鼓舞,因为他们可以说有了一个长期的融资渠道,这对罗氏针织接下来的发展绝对意义重大。
而得到消息的许大茂立刻把邹志雄还有叶舟叫到一起。
去年罗氏纠结香江纺织业的人来对邹志雄施压,让他提高成衣价格的事情可还历历在目,而且最让人气愤的事情就是一转头的工夫,这群香江纺织业中一些精明的家伙,学着邹志雄一样在特区办起了厂。
如果这些事情,许大茂还算能容忍的话,那么这些家伙伙同赵民对付万国商贸的事情,真是触碰到了许大茂的底线。
去年之所以会答应罗顶邦等人提价的要求,是因为许大茂不想过分和香江的整个纺织业为敌打价格战。
太多的资金投入进去对许大茂来说有些得不偿失,毕竟在他的眼中一切事情都要以股灾为先。
这个才是赚钱的大头。
之前罗氏没上市,不好操作他,而现在么时机终于成熟了。
“罗氏针织上市的事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
许大茂大喇喇的坐在邹志雄办公室的沙发上。
邹志雄和叶舟听见许大茂的询问连连点头,邹志雄对罗氏这些人可是恨得要死,而且他们也都是竞争对手,自然会时刻关注。
至于叶舟,那就是许大茂授益的了。
听着许大茂的询问,邹志雄立刻感觉到他这应该是要对罗氏动手了,因为许大茂早有言明,等一年的时间再来收拾罗氏这些香江的纺织业主。
“许先生,我们是不是要”
邹志雄眼中带着一丝探究和期待,去年罗顶邦等人对他的威逼他可还记忆犹新。
许大茂眼绽精光:“罗氏针织上市了,作为同行,我们肯定要送上一份大礼的。
老邹,从现在开始,万国商贸的所有成衣价格给我下降5成,你别的什么都不需要做,唯一能做的就是抢夺市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