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心里美滋滋(1 / 3)
即便两世为人,沐正峰都没怎么读过书,可他却比任何人都清楚教育的重要性。
光让山民发家致富,那只是解决生活温饱,可精神贫穷依然有待解决。
老一辈的山民,他已经无力去改变什么。
但他希望,山民们的孩子,能通过教育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务,了解这个时代甚至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何种变化。
跟扎根乡村的众多民办老师相比,类似陆晴菲这种专业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教学经验虽然欠缺,但对新鲜事物知晓更多,能传授给孩子们的新鲜事物也更多。
虽说国家已经推行大学生支教行动,可在沐正峰看来,这样的支教老师,即便分配到板房小学,也多少显得有些浪费资源。
在他看来,初中毕业的师范生就不错。
单纯依靠百林本地的师资力量,想改变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多少还是有些困难。
如何引进这些优秀的年青教师,并让他们愿意留下来,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除了工资方面,教学条件跟生活条件也是比较关键的。
听完这些年青实习老师的感慨,沐正峰也觉得买电脑牵网线的钱没白花。
而他相信,明年申请来的老师会更多。
陪着老师们闲聊了一会,沐正峰又跟厨工们聊了一下。
虽然第一周,她们都觉得有些忙。
但周末这种时候,她们其实都很闲,甚至离家近还能回趟家。
而沐正峰给予的工资,也令她们觉得满意。
既能照顾到孩子,每个月还能领工资。
等到寒暑假,她们跟学校老师一样,不上班都能照常领工资。
这样的好工作,她们自然都会珍惜。
加上她们也清楚,自己能进学校当厨工,也是缘于她们家境困难。
要是她们做的不好,能顶替她们的人一大把呢!
在学校转了一圈,沐正峰也适时道:“有什么事,直接跟陈校说。
要是他解决不了的事,他会给我打电话。
你们要做的,就是教好孩子,照顾好孩子们就行。”
“嗯,会的!
沐先生,你也要常来看看哦!”
“会的!
有时间,我一定会经常过来看看。”
驱车离开后,沐正峰直接把车开到陆晴菲家里。
看到阿爷不在家,陆晴菲也赶忙掏出手机询问。
听到阿爷在工地,她也赶忙带着沐正峰前往。
最早搭建好的大棚,这两天正在移栽菜苗。
从城里来的技术员,也在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
有了白瓦寨的例子跟经验,这些技术员指导起来也得手应手。
看到钻进大棚的沐正峰,这些技术员都很恭敬的道:“沐总!”
相比技术员们称呼沐正峰为沐总,山民则更喜欢称呼他‘沐先生’。
仅有老一辈的山民,才会称呼他‘小沐先生’。
从称呼的变化上也能看出,山民对沐正峰的尊敬。
但对老一辈的山民而言,他们还尊敬沐正峰的阿爷,那位山民同样推崇的‘沐医师’!
站在开始育苗的大棚内,看着已经栽种的菜苗,沐正峰对于这些蔬菜的种植,都不怎么担心。
有白瓦寨的经验积累,相信这些大棚产量都会不错。
看着身边的技术员,沐正峰也很直接的道:“西瓜秧苗出来了吗?”
“出来了!
再过几天,应该就可以移栽了!”
“看看去!
要是这茬西瓜能种出来,冬季能上市的话,相信大棚西瓜的收益,应该会比蔬菜更金贵。
技术方面,就劳烦你们多费心了!”
“沐总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