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一个也跑不了(2 / 4)

加入书签

不出她的意料,奶娘没几天活头了,好几个人盼望着听到她死了的好消息,然后,赐予厚葬。

她想现在就起来,去奶娘处看看,没有什么特别话想问她,即便是问了,她不想说也不会吐出一个字儿,只看她有没有想往外吐的话。

奶娘这一生是悲哀的,她说她想孩子几乎发了疯,然后,才进的宫。

然而,她进宫后看着她的孩子一日又一日的长大,而最终没有直接死在她的孩子手中也是变向的死去,恐怕是她的人还没有死,心已经死去了多时,或者说就有可能在那天的雨夜里就死去了

贵妃说她们两人在背后阴了她,以至她骑虎难下,不得不收手令皇后占了大便宜,这其中又是怎样的一场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的阴谋,奶娘必是非常的清楚。

而另外的一个人,十之有八九就会是太子的生父,除了这样的血缘至亲关系,谁会豁出去灭九族的风险而行出此事呢?

不是想不出这个人会是谁?诸多的疑点指向了这个人。

但是,仅凭借着诸多的疑点又能说明什么呢?这个人必得经奶娘之口认证才有最大的把握将他从暗处蒿出到明面上,一招致他死地。

掉包之计,可以说令人震惊,但凡说出一星半点儿来,必是哗然一片,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是绝对不行的。

而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奶娘就这么的死去了,一句话都没有留下。

刘公公一面在行动不假,睿王突然在凌晨引兵前去边关平息贼子叛乱,向来了解喋虚先生运筹帷幄的她,能从中看出几分。

然而,从事件惊人的恶劣手段、迫害她沈家的凶狠速度来看,暗处之人定是等不及了。

她想,最好的进展就是她将奶娘领到圣上面前,直接揭发出此惊天阴谋,削掉某些重臣兵权,将太子一众人等下得大狱当中。

然而,这件事谈何容易?

或许,无论做出多么丧良心之事,做母亲的都会去原谅孩子。

这就说明奶娘极有可能宁可去死,也不会答应这么做,反而将自己与喋虚人等暴露出来。

奶娘反过头来会不会将自已已经知情说给太子,以此搏得生的机会,谁又有把握呢?

况且,朝中众臣子关系复杂,又哪是削掉一个两个人手中兵权就可以稳坐无忧之事?必然要生出乱子来,而睿王此时又不在皇城之中。

前一回,闻得睿王边关平息战乱全军覆没之消息,皇后大殿之上大赞四皇子闫理景之事,她并没有忘记。

从刘公公还有贵妃的话中不难推断出,自春霞腹中子被指定为太子那一日开始,皇后与贵妃对她的谋杀便开始。

好比一场暗中较劲,无形之中答成协议,谁赢了谁当太子母后,输者闭嘴,反正谁都不干净。

春霞的死,背后是皇后与贵妃伸出的魔爪,而这趁乱调包之计在背后,又阴了皇后与贵妃。

贵妃知道了此事,却不敢说出半字儿,而皇后对这件事就没有一丝的察觉吗?

若是没有,为何她这么多年里对太子与贵妃走得极近的关系没有半句怨言呢?她才是太子的母后,而不是贵妃啊!

极有可能,贵妃手中攥着皇后害死春霞的证据,而皇后也不是吃素的,手里也攥着贵妃不可告人的秘密,两相平衡,这么年里就这样的僵持着,相安无事。

若是撕破脸的那一天,准是你把我拽到河里边去,我定把你弄到沟里边去的场景。

而春霞就不知道她的危险吗?这不可能。

如果一点儿也不知道,她就不会将七颗玉石子绣在锦被当中,她就不会命刘公公不准任何人去碰太子。

当然,皇后与贵妃互撕,就会将对方许多的黑料抖落出来,春霞被害死之事实也就会水落石出,战火自然而然就会烧到太子身上,从而拆穿了他的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