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难度刚好(2 / 3)

加入书签

尤其是市面上的普通案件,很多时候,通过影像侦破,确实是比较简单。

江远也是趁这个时间,复习一下白天看过的各种摄像头位置。

看了一会单纯的影像,江远感觉就像是放默片似的,略略有点失去了兴趣。

干脆打开内网,找出了最近几周里,新的案件看了起来。

对一所县局来说,一年到头,总会有不少案件是侦破不了的。

考虑到很多案件,在立案之前,就因为种种原因被卡出去了,真正侦破的案件比例确实不高。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立案了的案件,还是具有一定的侦破价值的。

江远脑筋一转,直接将案件范围,放到了江村小区周围。

反正,他现在没领导管着。

而刑警队办案,又何须向其他人说明那么多。

做就是了。

最近几周,江村小区周边的案件也有好几起,但案件的性质都很轻,基本就是盗窃,混合打架。

江村小区还是有点太城市边缘了,外地人到宁台县来,很多都会经过江村。

偶尔犯个案子,实属平常。

江远选了一个割包窃手机的盗窃案,就看了起来。

其实,盗窃案的破获难度并不低。

先一点,大部分的盗窃案,都是随机作案。

只此一条,其实就劝退了很多刑侦手段。

老刑警们在这方面反而有优势。

是因为盗窃案的嫌疑人,往往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不良,地域性强,关系网密集,询问一番,很容易就能得到答案。

但如果不通过线人,不通过关系网的手段,破获盗窃案,说不定比破获抢劫案还要难。

因为小贼们更熟悉摄像头的盲区,就算剩下的几个家伙比较笨,终究还是一点点的,努力的,认真的学习中。

而对江远来说,这个难度刚刚好。

他就想试一下自己对监控系统的理解。

此外,江远还有一招大杀器。

他已经认得出在宁台县里,经常进行盗窃的几个小贼的样子了。

虽然以宁台县的监控质量,看清脸是比较困难的,但经过几个视频的熟悉之后,江远已能认出几人的步态。

步态识别,在目前的国内,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

机场和高铁站,期投入的监控ai,采用的就是步态识别的技术。

理论上,一次能够识别数千人出来。

反而是认脸的模式,更加的人类化,需要建设专门的卡口去做识别。

而且也只能一张一张的比较。

宁台县自然用不上这样的监控ai,事实上,就是机场和高铁站有安装类似的步态识别系统的,也不是用来抓小蟊贼的。

江远这种有智青年就没那么金贵了,在报案人声称的时间和地点范围内,江远很快找到了一个熟悉的步态。

再跟着追踪,就能现,这位在距离江村小区三公里外的公交站,呆了很长时间。

他呆的地方是监控盲区,说明也是知道公交站的摄像头位置的。

对普通的图侦警察来说,这里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想抓人,就得固定证据,最好是提前埋伏在公交站,或者放置摄像头来取证。

但是,现在的宁台县,人多贼少,小贼们一天一个公交站都跑不过来,两三名警察出动,累个半死,可能还得蹲守一两个月,才有可能蹲到证据,这个人力成本的付出太过于高昂了。

不是外国友人或者重要人物的手机,没有哪个图侦队会这样找的。

另外,手机丢失不一定是被人偷走的,这也是许多人丢了手机去报案,无法立案的原因。

而江远找到的这个案子,之所以被立案,也是因为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