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章 原虫类的奋斗有机类集成(3 / 4)

加入书签

体系,但最终会变得臣服。

~

这里解释一下,基因群落之间的主、臣关系

现在人类基因群落作为主,大萝卜在内的生物靠着人类工业提供能量作为臣。

那么人类基因中能复制出来的蛋白质,你臣服系的基因群落就不准用,人类基因不能复制的你才有。

这是弟中弟的地位。

用全球化工业链来类比,蛋白质合成这条产业链上,人类集群自己内部是完整的,臣服基因群落这些“后进集团”

必须得从人类群落中的基因中找到供应链,才能进行完整复制。

没有人类基因提供大量核心蛋白质,纵然臣族有看似辉煌的生物能量流转,但是随时会因为缺乏人类的供应链,而完蛋。

~

统伐区已经开始建设,这种碳基通讯器的生产线。

这个工厂将有大量培养皿,通过电流和频段效应,让其在培养皿中集成起来,然后附着在血管组织上让其供能。

最终会形成一个老鼠脑袋大小的组织!

这个组织能将键盘输入的电信息转化成生命频段发射出去,也能将信号塔发送的生命信号,在界面上显示,亦或是直接翻译成可以让人类理解的心灵语言。

将该组织装入玻璃壳子中,贴在腋下这个恒温区域放置,定期装上糖块进行补充,那么,那么通讯技术!

就成了!

~

用细胞集成,代替硅基电路板集成。

技术路线完全是不一样的。

大量的细胞虽然都已经达到了微米级。

比起硅基看起来要弱势。

但是硅基集成电路,是一块面上雕刻,而细胞则是可以立体集成的。

而且每一个细胞不是二进制的,在潘多拉场中,不同蛋白质的合成,变形都能发出独特的频段。

目前这个技术路线出现后,技术突破的标准不是要多少纳米,而是如何将细胞更有效的集成。

鲸鱼的大脑7000克,大象的大脑5000克,都比人大,但绝对没有人先进。

每一根毛细血管,还有神经链条的搭建,都需要研究和优化。

现在将开创的,可能是要花费几百年才能攻克到极限的技术链。

而要维持这条技术链条,大量的培养皿都要对鞭毛虫基因化的蚂蚁神经进行培养。

而这样持续不断地补充物质,让其基因复制,按照生态学的能量供应,铁定会产生群落。

而这样的群落必须依附人类。

……

白灵鹿一直在推动,想将潘多拉位面的实际重要等级调高。

而碳基通信是让大河系时空管理部门的最高审查部门下定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第一次位面大战结束后,不少高等级穿越者在经过潘多拉位面时就进行了预测:只要能控制住这个位面,那么这里就是最优秀的生物技术研究位面。

对主世界来说,如果能够通过几十年几百年生物演化实验,重演一边几千万年上亿万年的特定器官、生物组织演化,价值是上了天的。

例如从更加原始的开始,构建发达的大脑组织,肌肉神经反应体系。

这种人类从先祖们继承的模板,能让人类对智慧的形成有更深的了解

~

当然在第一次位面大战时候,时空管理局的上层不吝对这个位面潜力的赞叹,是因为这始终是潜力。

而在潘多拉位面“误打误撞”

开出新历史线的某中士,那会还在忙别的位面。

到那位“中士“回来继续开启历史的时候,能不能真的将该位面的科研属性激发,还要一场更新的论证了。

但是现在,白灵鹿已经每天一份报告上去,用公式化,却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