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徐州或关中曹操的痛苦抉择(3 / 4)
沦为异人之俘虏,主公何必要去投靠一个将死之人。”
曹操问道:“既然袁绍为将死之人,文若以为可以前去投靠何人?”
荀彧答道:“司隶校尉治理关中,百姓安居乐业,挟天子以令不臣,匡扶汉室,元常(钟繇)多次写信前来,请文若前去关中。
如果主公有意匡扶汉室,或许前去关中投靠司隶校尉,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匡扶汉室……”
曹操面对荀彧的提议,陷入沉思。
荀彧别出心裁,认为曹操可以前去投靠雄踞关中的赳赳老秦。
曹操多少还有几分匡扶汉室的妄想,但他想到当日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的神都洛阳,不禁迟疑。
繁荣的国都被一个诸侯轻易焚毁,天子先是被董卓,然后被赳赳老秦操纵,赳赳老秦真的有意匡扶汉室吗?汉室还能被中兴第二次?
荀彧等颍川士族多半还有重振汉室的念头,毕竟颍川士族在东汉朝廷扮演着举住轻重的地位,他们不愿意失去昔日的辉煌。
赳赳老秦打着大汉天子在长安的旗号,对荀彧这批士子有致命的吸引力。
因此,曹操对荀彧提出投奔关中的提案一点都不意外。
或许,对于颍川士子而言,投靠拥有天子,重用颍川、汝南世家取代关中世家的赳赳老秦,似乎更加符合他们的利益。
赳赳老秦除了一个李斯,还没有什么内政大臣,如果投靠他,颍川、汝南士族的影响力会更大,成为赳赳老秦的核心集团。
钟繇在帮赳赳老秦招揽颍川、汝南的士族,荀攸、荀彧等人受到了影响。
徐州牧楚子谋也是士族们的一个重要选择,但楚子谋的班底以琅琊国元老、徐州世家为主,颍川、汝南世家加入楚子谋的势力,必定会沦为附庸,被琅琊国元老、徐州世家力压一头,仅仅只能在楚子谋势力排名第三。
这对曾经把持汉朝廷的颍川、汝南世家而言,难以接受。
即将面临投降地步的曹操,现在已经无权干涉颍川荀家的选择。
曹操一旦投降,他个人也只是其他诸侯的部将,荀攸、荀彧会成为他人的臣子。
多数世家弟子会优先考虑世家的利益,其次才是个人。
曹操看向荀彧,唏嘘道:“文若有王佐之才,不管到哪里,都会受到重用。
是我曹孟德无能,辜负文若大才。
很快,我们将不再以尊卑相称。
数年以来,诸君奋战,却始终困于东郡一地,实在是我曹孟德对不住你们啊……”
曹操说到情深处,不禁泪湿袍襟,众将文臣眼眶发红。
他们出生入死数年,换来的却是分崩离析的结果。
众人涕泪纵横,良久,众人请示曹操:“请主公尽快做决定,我等愿意相随。”
曹操用长袍擦干泪水,多年心血归于一旦,以至于真情流露,难以自己:“诸君随我突围,前往陈留,利用陈留的传送阵前往关中!
通知夏侯惇、曹仁众人,撤往陈留,与我等汇合!
如果陈留也被楚子谋提前围困,则各个武将直接前往关中!”
“悉听遵命!”
各个文臣武将做好前往关中之准备。
东郡的传送阵因为濮阳被围困失效,他们只能去陈留。
陈留的传送阵也失效的话,他们只能徒步前往关中了。
程昱、满宠等兖州士族对于曹操的决定一言难尽,滋味难明。
与颍川、汝南的士族不同,他们不是很愿意离开兖州这一亩三分地。
不过程昱、满宠等兖州士族还是选择与曹操一同行动。
曹操作为枭雄,有他的魅力之所在。
“你们为我效力多年,孟德无以为报,如果你们愿意随我前去关中,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