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鏖战樟城二十一(2 / 2)
,第五军的官兵们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又尝试了几次诱敌深入未果后,他们也放弃了,转而与日军展开了一场“难得的”
实战对射。
双方士兵都在实战中磨练着射击技术、战术配合和战场生存能力。
战斗听起来异常激烈,枪炮声不绝于耳,但实际产生的战果却寥寥无几。
除了个别倒霉蛋被流弹击中,双方都没有遭受重大伤亡。
此时,天空中传来一阵沉闷的引擎轰鸣。
三架日军轰炸机编队从云层中钻出,转瞬间就飞临到了樟城的上空。
它们例行公事般地投下几枚炸弹,但大部分都落在城内的空旷地带,炸毁了几间早已无人居住的民房,掀起一片烟尘后便毫不停留地转向飞走了。
它们的主要任务和挂载的重磅炸弹,需要留给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第五战区前线。
对射又持续了约2个小时后,日军阵地上响起了撤退的哨音。
残余的日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有条不紊地交替掩护着退了下去,临走前还扛走了几个不幸阵亡的小鬼子尸体,只留下弥漫的硝烟。
城内的第五军将士们也纷纷停止了射击,看着退去的鬼子,有人嘀咕道:
“娘的,这仗打的……。”
负责防守这边阵地的连长则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轻哼了一声。
“知足吧,这小鬼子不肯玩命,咱们也乐得清闲,快赶紧检查武器,修补工事,到了晚上……就轮到咱们去找他们‘唠嗑’了!”
这场生在樟城西门外的小规模战斗,正是此时整个樟城战场沉闷基调的缩影。
双方都心照不宣地将激烈的战斗控制在了有限的范围内,白天属于日军的“例行公事”
,夜晚则轮到第五军“活跃筋骨”
。
真正的风暴,已然转移到了遥远的随枣地区。
樟城外的日军第10师团和第101师团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那就是用两个师团的兵力,像铁桶一样将第五军这头猛虎牢牢锁在樟城这个坚固的笼子里。
等待司令官阁下在第五战区(随枣方向)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再腾出手来,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回头再好好“收拾”
顾家生和他的第五军。
而在此之前,任何不必要的、代价高昂的强攻都是不明智的。
因此,白天的进攻更像是一种“例行公事”
,意在保持压力,消耗守军精力,并试探防线弱点,往往是炮火准备后,步兵推进一段距离,遇到顽强阻击或付出一定代价后便即撤回,颇有几分“小打小闹”
的意味。
当夜幕降临后,攻守之势便悄然逆转。
筱冢义男和伊东政喜最初确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们万万没想到,白天看似紧缩于“乌龟壳”
中被动防御的第五军,一到了夜晚竟如同集体“打了鸡血”
一般,变得异常活跃和富有攻击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