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薛跃与冈村宁次的交锋下(2 / 2)

加入书签

重点集中于日军后勤节点、指挥所与通讯枢纽,我要让冈村宁次的每一道命令都延迟半天,要让小鬼子的炮弹和饭团,都运不上来。”

冈村宁次面对前线传来的各种战报,眉头越锁越紧。

他原本期望两翼的快突破,非但没有实现,反而处处受制。

一份份电文清晰地表明赣北的日军第33师团因后勤线路被游击队切断且道路尽毁,攻势已陷于停滞;鄂南的第13、第22师团则被死死挡在反坦克壕与密集火网前,寸步难行,损失惨重。

更令他心惊的是,整个第九战区的华夏军民仿佛凝结成了一个整体,军队顽强抵抗,老百姓不惜毁家纾难,这种坚韧的意志和强大的组织力,远远出了他的战前的预估。

他凝视着地图上僵持的战线,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句

“八嘎……薛跃的排兵布阵,当真无懈可击?”

这声低语中,少了往日的骄狂,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和审视。

他踱步至窗边,目光似乎要穿透南方的迷雾。

“不……不可能没有弱点。”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维飞运转。

“是薛跃的情报始终领先一步?还是他将强大的预备队隐藏得滴水不漏?”

片刻的沉思后,冈村宁次下达了一连串新的指令,试图从迷雾中寻找破局的关键。

“立刻加大无线电侦听力度,全力破译支那军密码,航空侦察部队全部出动,我要彻底看清薛跃的纵深部署,找到他的预备队究竟藏在什么地方。

同时,电令前线各部,暂缓大规模强攻,立即改为以小股精锐进行多方向、不间断的战术侦察与试探性攻击,务必找出其防线上的真正弱点!”

至此,一场越了前线血肉搏杀、围绕情报、后勤、机动力与战术意志的全面较量,在赣北和鄂南的群山与水网间更激烈地展开。

两位统帅虽远隔数百里,却仿佛能感受到对方的呼吸和心跳,每一次的调兵遣将,每一次的部署调整,都是针对对方上一步的精妙回应或提前布局。

这场战略层面的对决,其紧张程度与激烈程度丝毫不逊于前线的任何一场战斗。

薛跃稳坐钓鱼台,步步为营;冈村宁次则诡计百出,寻隙而进。

究竟谁能先抓住对方的破绽,一举锁定胜局,犹未可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赣北的山地还是鄂南的水网,都已成为这两位战争大师展现其军事艺术的巨大舞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