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一次长沙会战落幕中(2 / 2)

加入书签

团,保全了建制和骨干,这无疑是“划算”

的,是完全能够接受滴!

他停下脚步,再次仔细地回看战报,仿佛要透过字里行间,亲临战场。

良久,他长长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这气息悠长而沉重,仿佛将积压在胸中两年多的郁结、屈辱、焦虑与重担,都尽数倾吐了出来。

自抗战全面爆以来,正面战场虽屡有将士浴血用命,也曾取得过台儿庄大捷、万家岭大捷、随枣大捷……但这些胜利,或因其后紧随的战略撤退而失色,或因整体战局的持续被动而显得杯水车薪。

丧师失地、山河破碎的阴霾,始终如同巨石般压在他的心头,也压在整个国家的前途之上。

但此次长沙大捷,却截然不同,这是在战略相持阶段,成功地、彻底地挫败了日军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保住了西南腹地的关键屏障,其意义远非此前任何一次战术性胜利可比。

这证明了他的军队,他的政府,有能力守住至关重要的土地,这口憋了太久的闷气,终于可以畅快地呼出来了。

此战之胜,太提气了,并且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的这个关键时刻取得了这场大捷,这意味着他在国际社会上可操作的空间更大了。

“通知下去!”

总裁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但依旧带着一丝振奋。

“立刻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向第九战区全体官兵,特别是第五军,通电嘉奖!

所有有功人员,着令薛跃迅核实报上来,我要亲自为他们授勋!”

他走到巨大的华夏地图前,目光紧紧地盯着湖南的方向,继续说道

“此战之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确保了长沙无恙,更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证明了一点日本人,并非不可战胜,我华夏民族的抗战决心与能力,从此战便可见一斑。”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那样第一次长沙会战的大捷,好似如同一声春雷,迅传遍了全国,极大地振奋了因持续战争而倍感疲惫的军心、民心。

更重要的是,在国际社会上,特别是密切关注远东战局的英、美、法等国,也通过这一战清晰地看到了重庆国民政府并非如日本所宣传的那样不堪一击,而是拥有顽强战斗意志和相当作战能力的可靠盟友。

这为总裁接下来争取更多的国际援助和外交认可,无疑增添了最重、最有力的一枚筹码。

“好甚好!”

总裁再次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真正轻松的笑容。

这一刻,他肩头的千斤重担,仿佛也因这场长沙会战的胜利,而稍稍减轻了几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