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东进(2 / 3)

加入书签

租界的驻屯军司令部宣布对二十九军开战,

7月29日,驻屯军司令部向二十九军军部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二十九军全员撤出北平城,但遭到了宋哲元的拒绝,此后宋哲元通令全军上下与日军决一死战。

廊坊的日军第二十师团开始集结于团结河一带,向二十九军在平津最大的军营——北平南苑的三十八师发动进攻,

位于北平西侧和东侧的丰台通州一线的河边旅团由北向南,配合二十师团夹击南苑。

在北平北部的高丽营、顺义驻军铃木旅团和酒井旅团开始进攻北平西苑的三十七师,以及卢沟桥,

日军此举进攻在战略上构成了对北平的四面包围。

7月31日晨,日军发起了最猛烈的进攻,直至下午五时,南苑已经被攻破,

南苑的指挥官、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开始向北平后撤,命令一一四旅旅长董升堂指挥着三十八师的三个团、特务旅和骑兵2旅以及军官教导团等部殿后转移,

但在后撤中指挥部遭到了丰台方向日军的伏击,佟麟阁副军长与赵登禹师长壮烈牺牲!

垫后的董升堂部突围后北平南部重镇南苑失守!

同日,北平北部的酒井、铃木旅团也攻陷了北部重镇西苑!

卢沟桥的方向的二十九军开始进攻丰台,意图打通与北平守军的生命通道,但是被河边旅团击退,

至此,北平战事陷入被动,大有溃败之势。

北平被日军包围,二十九军高级将领佟麟阁与赵登禹阵亡的消息传回南京,令国府高层一众震惊,

在渝城南山官邸的大佬在得到消息后,顾不得震惊,他忽然想起了上次会议中那个大放厥词的学生包国维,便秘密召见了陈大员以及第二次匆忙赶至南山官邸的包国维。

八月一日,包国维将渝城督办公署专员的公章和文件与林松交接,携带着南山官邸中那位大佬的命令搭乘飞机赶回了南京。

在渝城、湖北等地的中央军和教导总队、税警总团也开始东进,秘密集结在淞沪杭一带,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非常适合摩托化的日军推进!”,包国维在飞机上回想着第二次在南山官邸时面见大佬的时他所提出的意见,

由于地形原因,自古以来中国由北向南进攻都是胜多败少,日军极有可能携胜利之威一口气冲到江浙。

因此包国维提议采纳德国顾问团的意见,于南部开拓新的战场,吸引日军注意力,将他们的作战重心从由北向南改为东向西,

南部地区多水网,日军的摩托、机械化优势难以发挥,而国军在这里进行了多次的大型军演,有着主场优势。

包国维这次先行返宁便是提前做好战斗准备,南山官邸的那位大佬很快也在最新一次的南山会议中表出了决心。

“…………如果战端一开,

地,无非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皆有保定牺牲一切之精神!”

八月一日,桂系李宗仁、川系刘湘、晋系阎锡山通电中央,表示服从中央抗战,

此后,齐省、青海、粤省等地军头纷纷跟进通电,位于陕西的红军总部也通电全国,宣布北上作战。

以往在内战中彼此打得头破血流的各地军阀忽然团结了起来,李宗仁更是直接表示将本省桂系三十个师和省内兵工厂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中央。

八月五日,拖着病体的那位大佬搭乘专机赶回南京,秘密召开了最高军事会议——国防联席会议,

来自各省的实控军阀云集南京中央军校,同时被邀请的还有来自西边的红军代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