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安总工!!!(3 / 4)

加入书签

安庆山马上回答老孙说:“那我负责”

孙处长说:“成,那就听领导安排……”

陈道明的问题就这么简单地解决了。

一年后,陈道华工程师培训回来以后,就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成了行业衝压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的专家,也是难得的人才,安庆山的板没有拍错。

摩托车一分厂的故事还真不少。

安庆山到厂里上班的第三天,又有一位员工来敲门。

安庆山就问他有什么事

这位员工自我介绍说他叫郭大明,是研究所试验室主任,专门负责公司產品的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等工作,希望安庆山能批准他考驾驶本。

安庆山听了以后真是无语,专业试验室的主任竟然没有驾驶本,怎么拍板评价產品的行驶和操作性能

安庆山立即安排厂办,让他们立即为这位郭大明安排考驾照,並研究一下今后相关制度如何改进。

不久后,“刘家庄摩托车製造集团”將一分厂改为“燕京汽车製造厂”。

安庆山在“京汽”的管理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不管是总工也好,还是后来集团副总也好,每天的工作都很忙。

要经常到车间现场调研,要看一下每天生產出的新车质量如何,要批示文件,特別是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经理办公会,研究公司的运营和解决相关问题,为了了解公司情况和解决公司的一些难题,还要找一些干部谈话。

涉及规划发展的大事不少,与企业运营直接相关的小事也不断,当然“京汽集团”长远的发展和改革也一定要考虑。

刚开始“京城汽车”公司成批量的產品就一个“京驰—100”,生產批量还不够大。

汽车是讲究规模的,那么怎么扩大產品范围、扩大规模,怎么寻求“燕京汽车”取得更大发展,是作为企业领导必须解决的问题。

於是,產品创新、开展技术改造扩大公司实力和探討各种方式的合资合作,成了当务之急。

安庆山一直和大家一道,坚持抓產品创新,下大力气抓开发“京城-200c”,及其他新產品开发,还是取得不少成果。

他们还积极探討与国外公司合作,开发技术先进的suv新车,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探路和打基础。

为了支持產品创新,把產品创新落实到实处,自从安庆山到了“京燕京汽车”后,马上就开始討论公司发展,討论公司技改项目决策。

“燕京汽车集团”的老董事长刘建国在汽车集团成立后,带领车製造厂的广大职工,利用合资留下的部分,开展了辉煌的二次创业,自主开发了“京驰系列”,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並再次迎来了企业的大发展,这也为“燕京”汽车工业后来的发展增加了新动力。

刘建国董事长当时也提出在高新区发展整车,並提出“十万辆,三步走”的目標。

隨著公司各项工作理顺,產品开发取得进展,原有的装配线已经不適应,急需更新改造。

经过討论,“燕京汽车集团”下决心改造了总装厂的装配线,钱不多,但保证了新出產品的质量和效率,新总装线落成大家都很高兴。

后来“燕汽”在市场上颳起的红极一时的“勇士越野”车,就在这个新线上下线,改造还是起了作用。

在安庆山的提议下,公司还决定全力支持汽车工业大学毕业的谢晓娟博士等开展计算机项目,他们干的也很出色。

1994年3月“燕京汽车製造集团”的《汽车產品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cad)》项目荣获燕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燕汽”总公司支持工具分厂1500万元购置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