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打工仔的逆袭(上)(2 / 4)

加入书签

脏话和恶毒的话都用尽。

李光明真的很不理解,为何世上会有如此恶毒之人

久站工作让李光明腰痛,背痛,脚底痛,加上害怕被拉长骂,精神总是紧绷,让他一天工作结束之后,头也炸裂痛!

有段时间排李光明夜班,他几乎连续半个月都没见过黑夜。

回到宿舍,更是鸡犬升寧,宿舍的人有的是白班,有的是夜班,生活作息完全顛倒,搞得大家都无法休息,怨气很重。

也许是因为一切都太紧绷了,大家的火气都很大,所以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里,到处都有纠纷。

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或者宿舍里谁说话稍微大声一点,就会引发战爭,甚至开打。

李光明望著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与他想像中的打工生活截然不同!

虽然每天的工作强度不小,但好在收入稳定有保障。

刘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严格执行最低收入保障制度,每月1500元的最低工资標准就像一道坚实的防护网,让工人们的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

即便遇到再吝嗇的老板,这项政策也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商管局的监管力度相当严格,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就会开出高额罚单,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

对李光明来说,每月2500元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加班费)在九十年代末两千年初的物价水平下,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

这笔钱不仅能满足日常开销,还能让他偶尔犒劳一下自己,这在当时可是让不少同龄人羡慕的收入水平。

李光明在厂里认识了不少同龄工友,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外地前来燕京打工的。

这些年轻工友学歷不高,大部分都是初中学歷,像李光明这样的高中毕业的不多。

不过也有例外。

其中有个叫王梅的姐姐比李光明年长3岁,是个在读大学生,她冒充輟学人士,混进了工厂,打算做两个月就辞职回学校。

王梅跟同李光明一个班次。

王梅说,她也是村里出来的姑娘,父母重男轻女,初中毕业就让她出去打厂工,给哥哥挣彩礼钱。

幸好王梅中考考得特別好,被区里最好的高中录取且免去一切学杂费,並且每个月可以领取助学金,她靠著这些助学金撑完了整个高中。

王梅说她其实不聪明,甚至有点不开窍,完全是靠著勤奋的精神才能考到那么好的成绩。

高考王梅没考上二本,三本又读不起,但是她从未想过放弃学业。

王梅没有选择读二本,而是报了刘家庄大学城的一家大专院校。

她说大专学费便宜,自己家的情况可以申请到助学金,大专的学生不大爱学习,她虽然不聪明但勤能补拙,她连续三年都能拿到奖学金,平时周末从来不做兼职,而是学习。

学习专业知识,每科都几乎拿到优,老师布置的作业,王梅总是认真对待,学校的比赛她也会勇敢参加。

三年了,寒暑假都不回家,而是出去兼职。

王梅选择进厂,因为进厂包吃包住工资高,攒到的钱可以支撑她的学业和生活。

王梅还说她一边读大专,还一边自考本科,大专毕业后她就能拿到本科以及学士学位了。

她接下来还要考研,研究生毕业后就要考公务员,她不但要考公务员,还要考刘家庄地区的公务员!

王梅讲这些的时候,眼睛望著远方,似乎真的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她跟李光明说,脱离学校和学习的自由是暂时的,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以及拿到的文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