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富二代何秋的从军之路!!!(4 / 5)
:
窗户纸糊在外,
哄孩子吊起来,
水井被风刮墙外,
姑娘刁着大烟袋。
窗户纸糊在外,是因为东北气候寒冷,窗户大多是双层玻璃,把纸糊在外层窗户缝隙上是为了防寒风吹进屋里。
哄孩子吊起来,是因为东北老百姓凡有小孩的家庭里,一般都从屋顶房梁上系下一个摇蓝,
将小孩放进摇蓝内一边轻轻摇动着摇蓝,一边轻轻的哼起低声小调,小孩在摇蓝里就会入睡的快。
水井被风刮墙外,是因为东北农村家家院子里都有一口水井,院墙都是扎的篱笆墙,
东北风很硬,经常把篱笆墙吹倒,甚至把篱笆墙吹到房门口,院墙被吹到房门口了,水井就好像到墙外了。
姑娘刁着大烟袋,是因为东北姑娘大多性格泼辣,为人豪爽,
跟男人比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东北姑娘刁着烟袋抽烟的习俗在东北见怪不怪。
东北的冬天,寒风凛冽。
张德明成了何秋的班长,他和何秋的老家很近,一口浓重的乡音,让他倍感亲切。
张班长常说:“军营就像一块试金石,能炼掉你身上的杂质。”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让何秋逐渐明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记得第一次站岗时,何秋偷懒想靠着岗亭,张班长二话不说,笔直地站在他身旁,陪他一起站立在寒风中。
那一刻,何秋羞愧难当。
打那起开始认真学习,积极训练,从一个“问题少年”蜕变成一名合格的军人。
读报纸、听英雄故事、帮战友打扫内务……点点滴滴的改变,让何秋庆幸自己来到了部队。
伴随着春的脚步,即将迎来农历鼠年。
团圆、欢乐、祥和、幸福,是节日里最沁人心脾的味道,也是相互间最美好的祝愿,更是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守望。
对于一般百姓而言,年味是万家灯火,春节是阖家团圆。
但对军人来说,这里面却有更多的意涵——
军营的年味里有坚守。“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往往越到节假日,战备值班越不能松懈。
因为,在军人的字典里,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
万家团圆时,将士备战忙。
过节、休假只是“准备打仗”叙事里的一个句读、一首插曲。
军营的年味里有奔赴。
踏上返乡的列车,回去看看父母、陪陪妻儿。
与无数常年在外的人们一样,家也是很多军人的旅途终点。
但军人的奔赴,还有更远的目标,那是“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家国情怀,是能打仗打胜仗的不懈追求,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勠力担当。
军营的年,是戍边将士365天中最高级的一次仪式!
年味的巅峰当然是除夕,营房哨所,窗明几净,屋里屋外,欢声笑语。
大红的灯笼高高的挂起来,靓丽春联美美的贴起来,丰盛会餐的饭菜端上来,以班为单位,围着桌子坐开来。
士兵们像是在奔赴一场盛宴,又像是在用这种极其隆重的方式,告别过去,忘掉烦扰,敞开怀抱,迎接美好,这就是所谓的“辞旧迎新”。
营区路边的两排白杨树,在嘹亮的《我是一个兵》回荡下显得格外高大和挺拔。
树干上搭配着战友们手工制作的小彩灯和迷彩灯笼,让火热的高原军营显的年味十足。
营连门口贴对联是部队老传统,连队的文书兼军械员是能书会画的“小秀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