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夏北演习(改)(2 / 5)
,总部指示总参与燕大尽快将预演方案拿出来。
一直到3月初的时候,军事科学院才拿出了集团军规模和师规模的两套方案。
加上燕大军区的方面军规模的方案,一共大、中、小三套方案。
其中,第二方案是进行方面军编成内的防御战役演习。
这一方案相较于第一个方案来讲,训练科目有所减少,演习规模也减小过半,计划参加演习的兵力被压缩到5万余人。
第三方案则是这3个方案当中规模最小的,计划只搞集训,不搞演习。
3月初,张总去领导家里,向领导汇报了这三套方案的具体情况和众人的商议经过。
张总说道:“领导,关于这场军事演习,有人担心是否会产生对外影响。如果按照预演方案那样,财政是否能够支撑得住”
听完张总的汇报后,总部领导当即拍板,十分果断地作出了决定道:“我们的这次演习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不同于海上演习。
因此不用过多地去考虑别人有什么反应。
更何况我们北边的邻居搞很多次军事演习,外边也没有什么反应嘛!”
此外,总部领导还指出:“这样大规模的演习,我们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搞过了。因此搞这么一次演习,不仅可以让我们的队伍得到实际的锻炼.”
而对于演习开销的问题,他想了一想然后直接表示:“就按第一方案搞,节约一点,搞好一点。”
最终,领导在张总拿来的请示信上,挥笔写下:“同意第一方案,力求节约。”
三月中旬,张总第一会议室宣布了领导的批示,宣布了这次演习代号,接下来便开始了为期四五个月的准备和集训。
收到上级指示之后,燕大方面迅速集结各部,很快便进入到演习准备状态。
平时的训练内容逐渐变成了演习,从营房生活转逐步转入野外驻训。
这场军事演习规模空前,但燕大却需要在短短四五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一些准备工作。
可以说是刘之野他们时间紧、任务重。
为此,所有部队充分发挥了苦学苦练的精神。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参加演习的部队就这么顶着炎炎烈日,要在室外进行长时间的拉练。
天晴时是一身汗,下雨天又是一身泥。
这次军演的准备训练时长和强度更是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演习准备的这段时间里,参加军演的战士们平均一天要跑40至50公里,翻过400多条深沟高坎。
受阅部队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累计行程30多公里。
除了参阅部队的训练外,有关集训和参观的组织、保障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次演习计划要在4个场地进行,施工队日夜兼工,在极短的时间里,4座参观台拔地而起。
此外,山上的公路也被修通,有关人员住宿的招待所也被重新进行了全面整修。
这场军事大演习是陆空联合作战。
因此除了海军之外,几乎所有的兵种全部亮相,军区刚刚组建不久的电子对抗部队也露了脸。
部队装备当中所有类型的坦克和火炮全数出动,地面部队的活动范围有足足2万多平方公里,加上空军十几个场站出动十几种机型,演习领域高达3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空军部队也有近3万名指战员参加到了这次演习训练当中,共飞行2万余架次,将近两万个小时。
一月初,警卫二师接到了参演命令,师首长彭国安下来做动员。
在四团大礼堂开的动员大会,彭国安说了这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