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发现常温反重力格鲁姆湖计划确定方向(3 / 4)

加入书签

做研究吗?”

“不用了,已经完成了,你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吧。”

王浩不在意的挥了挥手,示意丁志强可以离开了。

丁志强满是疑惑的走出了办公室。

他完全想不通王浩老师让自己来做什么,“说个新的实验发现,让我进行推理?”

“然后,结束了?”

“考验我?”

“为什么呢?”

另一边,王浩则是轻呼了一口气,他找丁志强过来的目的,就是确定自己的结论。

如果是他自己想到的结论,就不能确定是否正确。

当引导着其他人想到了同样的结论,正确的思考就会反馈到脑海里,也就能确定结论是否正确。

有反馈,自然正确。

没有反馈,就不一定了。

结论是有些遗憾的。

他本来计划的方向是,利用一阶铁、一阶锂来制造出新的金属超导材料,支持制造更强的湮灭力场。

结果……

竟然不可行!

一阶铁和一阶锂都具有特异性,能提升湮灭力场实现的温度阈值,但制造的湮灭力场强度也会受限。

这个结论让之前的疑惑变得豁然开朗,同时,也否定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但是,一阶铁能提升温度阈值也很重要。”

王浩思考着,“不管是反重力场,还是强湮灭力场,国际上的研究还是太少了。”

“很多基础的研究,不得不自己着手,当碰到技术瓶颈的时候,想找一些其他方向的资料都找不到。”

“如果能降低湮灭力场研究的门槛,就会有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到时候,就能有很多基础成果。”

“这个方向上,再多的机构参与也没关系。”

“反正……”

“一阶铁所制造的湮灭力场强度也存在上限……”

……

于此同时,地球的另一边。

阿迈瑞肯的第一决策人在一份重要科文件上签下了名字。

这份文件就是《格鲁姆湖计划》。

在经过几轮的修改以后,《格鲁姆湖计划》终于通过了各部门的审查,决定拨付经费支持的强湮灭力场研究。

只不过,经费总数比最初计划少了一倍以上,总计就只剩下530亿美元。

当然,530亿美元也是非常庞大的。

《格鲁姆湖计划》是杜鲁克-本特一力推动的,也让杜鲁克-本特的声誉提升了不少。

计划总负责人是加莫夫-沙普利。

加莫夫-沙普利是量子物理方向的着名学者,在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上有很高的成就,同时也是费米实验室的负责人。

之所以能成为《格鲁姆湖计划》的负责人,是因为他在决策会议上力排众议,号召计划主研‘金属材料’的新方向。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使用的也是高压混合超导材料,方向是制造百亿美元成本的复杂设备。”

“按照他们的方向,我们的湮灭力场技术研发速度会受到很大限制。”

“就像是之前的讨论,两年以内,最好把强度提升到6,而且还是理想中的数据。”

“在这个方向上,我敢说王浩团队已经达到了极致,他们制造出的湮灭力场强度达到了8。”

“我们要多久才能追上?”

“至于另一个方向,什么标准化基础制造,简直就是骗子的说法,那需要的成本太高了,还不一定是正确的。”

“我们要找个新方向,最好的方向!”

“利用金属超导材料制造强湮灭力场就是最好的方向,我相信王浩的团队也一定在研究这个!”

“我们不能落后!”

“在全新的方向上,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