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道观借力,密信传警(1 / 4)
玄机子的拂尘在晨光中扫过草叶上的露珠,语气平和却自带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陆惊寒握着银剑的手微微松动,目光落在老道身后几个道童身上——他们虽背着剑,却无半分敌意,显然是真的来接应的。
“多谢道长等候。”陆惊寒收剑入鞘,拱手行礼,“晚辈陆惊寒,身旁是落云阁的沈清欢、沈砚秋二位,还有户部侍郎之子苏小棠。此番冒昧前来,叨扰道长了。”
玄机子捋了捋胡须,目光在几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沈砚秋肩上被绑得严实的吴头领身上,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张掌柜已托人传信,说几位带着重要人证和证据,需在观中暂避。观中已备好客房和汤药,随贫道来吧。”
清风观建在青峰山顶的平地上,青砖灰瓦隐在云雾间,门前两株古松挺拔,透着几分出尘之气。进了观门,道童们熟练地接过几人的行囊,引着苏小棠去客房休息,玄机子则带着陆惊寒三人往三清殿旁的静室走。
静室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木桌、几把竹椅和一个煮茶的炭炉。玄机子亲手煮了茶,倒在粗陶杯中:“山中粗茶,几位将就着喝。”他推过茶杯,话锋一转,“张掌柜信中说,几位牵扯到藩王谋逆之事,还拿到了知府勾结藩王的证据?”
陆惊寒取出贴身的锦袋,将吴头领的供词和那枚知府令牌放在桌上:“道长请看。这是黑风寨吴头领的供词,上面详细说了知府如何为藩王通风报信、掩盖劫银罪行;这枚令牌则是从吴头领身上搜出的,能证明他与知府府衙的联系。”
玄机子拿起供词,逐字逐句地看,眉头渐渐皱起。看完后他将供词放回桌上,沉声道:“藩王野心竟如此之大,连赈灾银都敢动,还想勾结边关将领起兵……此事若不及时阻止,怕是要天下大乱。”
“我们本想将证据送回京城,交给我父亲,可知府已封了驿站,还发了通缉令,说我们是劫银盗匪。”陆惊寒无奈道,“如今只能求助道长,看您能否联系上京城的可靠之人,将证据送进去。”
玄机子沉思片刻,说道:“贫道与京城国子监的李大人有些交情,李大人为人正直,与你父亲也是好友,定不会坐视藩王作乱。只是送信需避开官府耳目,观中弟子中有个叫清风的,擅长易容和追踪,让他去最为合适。”
沈清欢闻言,松了口气:“有劳道长了。只要证据能送到京城,我父亲和李大人定能在朝堂上弹劾藩王,阻止他的阴谋。”
“不过此事还需谨慎。”玄机子话锋一转,“清风出发前,需先确认李大人的近况。藩王在京城势力不小,若是李大人已被他监视,贸然送信只会打草惊蛇。贫道这就让人去山下打探消息,顺便给清风准备易容的衣物和通关文牒。”
几人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响,道童清风推门进来,躬身行礼:“师父,山下传来消息,知府派了两队官兵,正在青峰山下的小镇搜捕,说是要找‘勾结盗匪的朝廷钦犯’。”
陆惊寒脸色微变:“知府动作真快,竟追查到青峰山来了。”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