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谣言反击(2 / 3)
驳的、足够让他身败名裂甚至牢底坐穿的铁证!重点检索:盗窃、破坏集体财产、流氓行为……所有可能存在的罪行!”
【深度扫描目标(张大牛)……检索其行为痕迹及潜在罪证……消耗能量25点。检索中……】
【检索到重大因果节点:】
【1.盗窃生产队仓库粮食:两年内,先后三次于深夜潜入生产队废弃仓库,盗取遗留的玉米种子及黄豆共计约一百五十斤,赃物部分食用,部分变卖予邻县粮贩。关键物证:藏于张家后院鸡窝下方第三块石板下,用油布包裹的记账纸条(记录变卖数量金额)及少量残留豆种。】
【2.破坏集体财产(林木):去年秋,私自砍伐后山集体林区成年松树三棵,制成椽子,藏于家中柴房隔层,预备用于搭建偏房。】
【3.流氓行为(未遂但情节恶劣):三个月前,于镇上集市尾随独行年轻女性(纺织厂女工李秀兰)至僻静处,意图不轨,因受害者激烈反抗并呼救未得逞,但致其手臂擦伤,受到严重惊吓。此事被张大牛威胁不得声张。】
【扫描结束。当前能量:27/200。】
能量瞬间消耗大半,但得到的回报是震撼的!
盗窃集体财产!破坏林木!流氓行为!
任何一条在八十年代初的农村,都是足以毁掉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严重罪行!尤其是盗窃和破坏集体财产,一旦坐实,劳改数年都是轻的!
唐莜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这些证据,足够了!而且,比她自己预想的还要致命!
首先要拿到物证。鸡窝下的纸条和豆种是关键。
当天夜里,月黑风高。
一道纤细的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到张家后院外。
借助系统的精准定位和夜色掩护,唐莜莜如同灵猫般翻过低矮的土墙,避开看家狗,精准地摸到鸡窝下,撬开第三块石板,取出了那个用油布包裹的小包。
里面果然有几张皱巴巴的纸条和一小撮已经干瘪的黄豆。
得手后,她毫不停留,迅速撤离,将物证藏回后山。
接下来,是人证和舆论。
她不需要直接出面告发,那样太刻意,容易引来同情弱者的反弹。她需要让这些事,“自然而然”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第二天,屯子里关于唐莜莜“煞气”的谣言还在发酵,但一些更隐秘、更劲爆的流言,开始在某些特定人群中悄悄传递。
先是那几个曾与张大牛一起鬼混、手脚也不甚干净的年轻后生,在赌钱时“无意间”聊起张大牛曾经吹嘘自己偷生产队粮食“神不知鬼不觉”的往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