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1章(1 / 3)
徐永辉似乎看出了郑光合的烦躁,借着过来谈事的由头,走到了他跟前。
“要么就照着第二批的价钱来,要么就再往上抬个半成一成的,左右不过如此了。”
郑光合强撑着一副平静的面孔,不愿让友人瞧见自己的满面愁容。
“唉,王管事这番手笔,我真是越发看不懂了。听说一期的房子卖完,他立马就要启动二期的销售。”
“可我瞧着二期那边,昨天才刚有匠人进场,连个房子的影儿都还没见着呢。”
徐永辉此刻的心情也极为矛盾。
他既怕自己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又实在参不透王富贵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相信,燕王殿下总不会任由王管事胡来的。”
……
“你摇中号了吗?”
“你们作坊里有谁中签了?”
短短几日间,这几句问话成了作坊城匠人们碰面时的口头禅。
大唐匠人的生活颇为单调,除了每日劳作,几乎再无别的消遣。
平康坊固然是天下闻名的销金窟,可他们却舍不得把辛苦钱花在那种地方。
在他们看来,有那闲钱,还不如买个倭国女奴回家伺候来得实在。
……
在“味之精”的静室里,刘温与陈琦正对坐浅酌。
二人交情匪浅,已逾十载,生意上并无龃龉,故常有往来,互通有无。
在商贾眼中,消息灵通与否,直接关乎财路,这一点,寻常百姓是难以体会的。
“陈兄。”刘温放下酒杯,开口问道,“作坊城那边的碧桂园,后日开盘的帖子,你府上也接到了?”
“收到了。”陈琦叹了口气,“王管事府上的人亲手送来的,这面子不能不给。”
近来作坊城的事在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他们这些商户自然有所耳闻。
也正因知晓其中内情,他们才更添了几分愁绪。
那所谓的碧桂园,如今不过是片刚动工的荒地,虽说日夜赶工,但要建成宅院,绝非朝夕之功。
“我听说,作坊城早先那批给匠户的宅子,一平方才二百来文,一套下来顶多百贯。”
“可这次的碧桂园,规制完全不同,据说院子动辄占地一亩以上,要价自然水涨船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