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季平安: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求月票)(6 / 12)

加入书签

    截至目前,在大周版图之外,已故的“国师”的名头,仍旧远比大周朝廷大!

    昔年帝国定鼎,处于战力巅峰期的国师南下唐国,北上蛮族,西访妖国,东赴东海。

    凭一己之力,打服了周遭各大势力。

    这一历史事件,在大周子民们眼中,只是一件足以自傲的事迹。

    但在包括南唐在内的其他国度眼中,则留下了一个令人敬畏的庞大“阴影”。

    这个阴影是如此牢固,足足压的唐国四百年不敢动弹,笼罩了一代代子民头顶的天空。

    而因人生来慕强,这种压迫,又渐渐成为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尊敬。

    以至于,饶是国师仙逝十几年后,其形象仍旧在佛门弟子中,有着极大的分量——

    即便是神都的“雪庭大师”,与槐院张夫子叙旧时,也还遗憾当年未能一睹国师尊颜。

    可见一斑!

    连带着,对钦天监这个势力,也相对更尊敬。

    反而是大周境内,无论朝廷还是其余四大门派,在国师离世后,对钦天监的敬畏迅速削减。

    这时候,目睹禅院众僧的态度变化,立在旁边吃瓜看戏的俞渔嘴角直抽抽,哼了一声,撇开头不说话了。

    夜红翎露出羡慕的眼神。

    “头陀客气了。”季平安微笑回礼。

    在佛门体系中,走“武僧”一道的破九修士,皆可称之为“头陀”,是一种类似于“大师”的敬称。

    季平安说道:

    “按理说,斩妖司的确无权管辖禅院,但因一桩案子涉及余杭百姓,还望能通融些许。”

    “这……”大护院面露迟疑,沉吟片刻,他叹气道:

    “既是钦天监贵客开口,又涉及百姓,按理说,我佛门并非不通情理,但一弘法师近来的确在闭门修行,非是托词。”

    季平安疑惑道:“哦?”

    大护院解释道:

    “司辰该知晓,一弘法师师承‘净光菩萨’,昔年菩萨曾传下半句佛偈,要后世弟子参悟,一弘法师参禅半生,始终不得要领,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时间,闭门精研佛法以参悟,而期间为防琐事破了‘空明菩萨境’,故而非极要紧之事,外人不得打扰。”

    空明菩萨境,是佛门参禅时进入的一种极深度的冥想状态。

    同样,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