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这诗句,何人所补?(二合一)(3 / 8)

加入书签

才抬起精神。

    在她身后,一张摆放瓜果梨桃的圆桌旁,是鬓角霜白,身穿淡青色道袍的清矍老者。

    道门长老,陈道陵。

    这时候,老者捏着茶杯,闻言摇头失笑,对于自家圣女的德行一清二楚,哪里懂什么诗词文章,无非是来凑热闹。

    关心的,只是胜负。

    幸好是在二楼,否则以俞渔的风格,大抵要强装着“圣女”人设,苦捱数个时辰。

    想着这些,陈道陵抬头,看向二楼对面雅间里的高明镜。

    此番文会,只有道门与墨林到场,前者为凸显周朝第一大派风度,后者则更纯粹些:

    墨林擅琴棋书画,与云槐书院气质相似,关系素来不错。

    他又将视线挪移,投向右侧二楼最显眼的一处雅间,便是评委席了。

    相比于其余两派演武的剑拔弩张,文会突出一个风雅,显得气氛融洽许多。

    “咦,这一首有些意思……于文靖,若老夫没记错,乃是翰林院一庶吉士?”

    被尊称为“曾公”,昔日在青杏园中亦担任裁判的白须老者捧起一份诗文,咀嚼再三,笑着看向后者。

    当初与季平安有一面之缘,面容方正,古板的承旨学士今日一身官袍,端坐红木大椅中,闻言笑道:

    “曾公好记性,确乃去岁新晋的后辈,科举文章还算不错,不想诗词也尚可。”

    旁边。

    气质儒雅,头戴方巾的大国手连丛云也看了眼,微微颔首,说道:

    “不过这一轮,槐院也颇为不错,如这一首,便颇有灵气。乃秦乐游所出,张夫子,若我没记错,此人似要代表槐院参与大赏?”

    刷——

    闻言,就连旁边代表皇帝,以“看客”身份坐在此处的鹿国公都看了过来。

    张夫子身穿儒衫,蓄着山羊须,气质儒雅温和,闻言眼角鱼尾纹愈发细密,笑道:

    “乐游、青松,皆乃这一代翘楚,不想连国手也有所耳闻。”

    鹿国公插话道:

    “神都大赏乃九州盛会,我等虽乃一介凡俗,无缘触及大道,却也是在意的。”

    这话的隐藏意思是:

    神皇陛下很在意,且对你们槐院很了解。

    张夫子笑了笑,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