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一场改变王朝历史的谈判(下)(5 / 6)
sp; 所以他提早十年,就有意识地减少私军,主抓钱财,控制地盘势力,试图与淮水道士族绑定。
颇有种“养寇自重”的意思。
朝廷中“李党”这些年能成为第一大势力,背后也有淮安王的助攻。
他故意养了这么一帮士族出来,以确保自己不被登基后的太子打压,从以后的削藩中逃脱。
淮安王想的很好,布局也很深远,他本就没有太大野心,想的也只是延续子孙荣华富贵。
但他运气不好。
没想到,老皇帝驾崩,二皇子简文玩了一手宫廷政变,直接把太子和其余兄弟砍了。
更没想到,皇宫修行二十年的三皇女执掌太阿剑,诛兄平叛。
到这里也还好,只要局势不变,他依旧可以养寇自重,双方押宝,坐山观虎斗。
但却没料到,赵都安一手新政,直接对其慢放血,并将八王与女帝的矛盾一下变得尖锐起来。
而一旦战争开启,正如赵都安所说,淮安王这块大肥肉谁不眼馋?
哪怕一开始,为了团结各方,没人会对他动手,但等新皇帝登基之后,他又该怎么办?
他有竞逐皇位的兵马么?
没有。
他有如慕王、琼王、燕山王等人可以退守原籍,以此自保的地形优势么?
也没有。
所以淮安王看似强大的外表下,是针扎就破的慌张。
赵都安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如此直接地挑明。
“王爷,”
赵都安轻轻叹了口气,主动打破了寂静的氛围,他拿起酒壶,再一次给父女两个斟酒。
这一次,以茶代酒的徐君陵没有阻挡。
赵都安放下酒壶,认真道:
“其实您很清楚,眼下僵持不动的局势,已经是最好的了,而最坏的无疑是兵戎相见。
您若与那几位王爷站在一起,结果会比支持陛下好么?不会的。您只要支持陛下,哪怕新政的确是慢放血,但终归只是放血,不是杀人。”
赵都安眼神诚挚地说道:
“新政要施行成功,十年才初见成效,二十年或许才有大变化,若能平稳落地,淮水士族不会消失,只是没如今这般强盛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