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流寇(二)(3 / 5)

加入书签

国家的使臣都已经抵达了大梁京城。

    特别是北周和西夏的使臣,他们甚至比其他小国的使臣到得更早一些。

    大梁的这几位亲王难得来到京城,所以,这些使臣在设宴的时候也都会邀请这些亲王。

    只不过,或许是为了避嫌,这些亲王并未出席任何使臣的宴席。

    如此看来,倒还是陈安晏的面子更大一些。

    这崔明浩到了京城后,倒是拜访了不少其他国家的使臣,同时也拜访了一些大梁的官员。

    从陈安晏收到的消息来看,那位高丽太子对于大梁如今的党争也十分关心。

    而且,李胜贤似乎更加希望齐太后他们能顺利夺权。

    这倒是也在陈安晏的意料之中。

    之前在东北的那次交锋,李胜贤输得一败涂地。

    在自己手上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李胜贤自然是想要报仇的。

    只不过,高丽的国力还是太弱了一些,光凭高丽一国,自然无法报仇。

    而自从大梁收复了新疆和西藏后,虽然倭国依旧在支持高丽,但他们对高丽的态度却变得冷淡了不少。

    而且,就算两国联合,也暂时无法撼动大梁。

    陈安晏的靠山是大梁皇帝,李胜贤深知,只要李彧在位一天,除非自己使用武力,否则的话,肯定没有机会报仇。

    可是,就算是使用武力,成功的机会还是十分渺茫。

    所以,他只能希望齐太后能将李彧从那张龙椅上赶下来。

    再加上陈安晏跟齐太后他们本就有过节,到了那个时候,想必齐太后应该十分乐意将陈安晏交给自己处置。

    而且,在这些年里,大梁对待高丽愈发的敷衍,若是李彧顺利掌权,高丽的日子只会一天比一天难受。

    所以,对于高丽来说,支持齐太后或许是一个破局的良机。

    而李胜贤不知道的是,其实倭国在最近这段时间里并非故意冷落高丽。

    其实他们比高丽更加希望能入侵大梁,得到大梁的土地。

    只不过,倭国很清楚,失去了北周和西夏这两个盟友,他们和高丽在大梁的面前,根本就毫无胜算。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倭国派出了大量的人手。

    一部分在大梁潜伏,另一部分则是前往其他国家,试图联合更多的国家对付大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