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接风(二)(3 / 5)

加入书签

    同时,他们铸甲的技术也很粗糙,这便导致了西夏这十几万大军,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没有甲胄的。

    而且,西夏的耕地和草原都不丰富,这也导致了他们的粮食和马匹都严重不足。

    过去,西夏跟北周较好的时候,北周借了几片草地给西夏牧马,西夏只需将其中两成的牛羊马匹送给北周。

    可到了今年,北周直接将这几片草地上的牛羊马匹全都抢了过去。

    所以形势对西夏十分不利。

    虽然李纯没有明说,但陈安晏也听出来了,西夏是希望大梁能支援甲胄兵刃和粮草马匹。

    不过,这样的大事陈安晏自然不会轻易答应。

    更何况,他就算答应,朝廷和枢密院也一定不会答应。

    所以,在李纯一番滔滔不绝的描述下,陈安晏只是表示,等击退北周大军后,他会上奏朝廷,请一些工匠来西夏帮忙开采矿石。

    不过,他也表示,到时候朝廷会收取一定的矿石作为报酬。

    另外,既然西夏缺少粮食和马匹,等开采了矿石后,也可以用矿石跟大梁换些粮食和马匹。

    李顺听了却是有些生气。

    按照他的说法,既然西夏已经愿意归顺大梁,成为大梁的属国,那大梁就应该向西夏提供这些帮助。

    他还拿越国举例,说是大梁在这些年,多次派兵帮助越国抵御海寇,而越国并没有为此向大梁付出酬劳,只是为大梁的将士提供了一些粮草而已。

    因此,按照他的意思,日后大梁派出工匠替西夏开采矿石,他们也提供食宿便是!

    李顺在说完之后,还有些得意地看了一旁的李纯一眼。

    只是没想到,李纯却根本没有理会他,反倒是让李顺有些生气。

    这时候,陈安晏轻咳了两声,将其中的缘由告诉了李顺。

    陈安晏告诉李顺,大梁之所以会帮助越国抵御海寇,一方面,这些海寇不光骚扰越国,同时也经常骚扰过往的船只,所以,就算没有越国,大梁也会想办法去对付这些海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越国在大梁建国之初便已经归顺了大梁,成为了大梁的属国,这么多年以来,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越国的使臣出使大梁的时候,从不闹事,一直恪守本分,每年进贡的东西虽然算不上贵重,但都十分用心。

    而对于在越国的大梁百姓,越国上下都十分尊重。

    所以,只要越国有难,大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