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行省(4 / 5)

加入书签

   在拿下赵国和秦国之后,正是大梁将士最放松的时候,这出其不意的进攻,大梁的将士只能不断退让。

    好在大梁后续的援军很快也赶到了,这时候,北周和西夏派人前来和谈。

    按照他们的意思,可以一起分掉赵国和秦国的土地。

    当时在大梁国内有主战也有主和的,最终还是主和地笑到了最后。

    按照这些主和大臣的意思,之前的战事已经让大梁损失惨重。

    倘若继续跟北周和西夏开战,国库入不敷出。

    而且,相比赵国和秦国来说,北周和西夏更难对付。

    北周以游牧为主,大梁将士的骑术相比北周要逊色不少,而西夏多山林,若是动兵,饷银粮草且先不论,至少要损失二十万乃至三十万将士。

    虽然大梁幅员辽阔,必然也会伤筋动骨。

    因此,在权衡之下还是同意和谈。

    按照北周和西夏的意思,他们愿意跟大梁平分赵国和秦国之地。

    因为他们的反扑已经占了赵国和秦国六成的土地,所以,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已经是他们做出了退让。

    不过,大梁自然不会答应。

    毕竟,这次大梁损失惨重,在“据理力争”之下,北周和西夏最终同意赵国和秦国六成之地归大梁所有,而他们则分别占下了赵国和秦国四成之地。

    而这次战事到了最后,北周和西夏反倒是成了最大的赢家。

    在战事之初,他们正面佯装跟大梁的援军交战,为赵国和秦国偷袭创造条件。

    随后又趁着大梁跟赵国以及秦国交战的时候,形成合围之势。

    好在大梁将士最终破口,逃出了不到两千人。

    因此,相比赵国和秦国,北周和西夏的伤亡并不严重。

    特别是后来大梁大军压境的时候,北周和西夏边打边退,但赵国和秦国却不能退,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国家。

    而大梁将士伤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这一次并没有接受赵国和秦国的投降。

    其实,在发现情况不对之后,两国数次派人前来投降,但大梁将近五万冤魂之下,他们选择了赶尽杀绝,这也是为了让其他国家的人知道出卖大梁的下场。

    所以,赵国和秦国的将士,除了一些逃到北周和西夏之外,剩下的都被大梁剿灭了。

    相比之下,北周和西夏的伤亡并不严重,这也是为何他们后来能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